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在學習堿的過程中,小紅同學用如圖總結了NaOH的四條化學性質.
(1)為了驗證反應①,小紅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2)為了驗證反應③能夠發(fā)生,你選擇的物質是c.
a.Na2CO3   b.HCl   c.FeCl3    d.Ba(OH)2
(3)依據反應④說明NaOH在空氣中必須密封保存,否則在空氣中會變質.

分析 根據氫氧化鈉的水溶液呈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酸和堿的反應屬于復分解反應;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酸堿鹽之間的反應需要能夠生成氣體、沉淀或水進行分析.

解答 解:(1)小紅將無色酚酞試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
(2)a、碳酸鈉和氫氧化鈉不反應,錯誤;
b、鹽酸不屬于鹽,錯誤;
c、氯化鐵能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正確;
d、硝酸鋇和氫氧化鈉之間混合沒有沉淀或氣體或水生成,反應不能進行,錯誤;
故選:c;
(3)氫氧化鈉會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所以必須密封保存.
故答案為:(1)紅色;
(2)c;
(3)密封.

點評 本題考查了常見堿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已有的知識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如圖是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
(1)t3℃時,甲、乙各50g,分別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攪拌.其中,不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甲
(2)要將丙從它的飽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蒸發(fā)結晶或升高溫度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A.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分別從t1℃升溫到t2℃,溶質的質量分數都不變
B.t2℃時,向100g20%甲的飽和溶液中加100g水,充分攪拌,溶液的濃度為10%
C.t3℃時,等質量的甲、乙、丙分別制成飽和溶液,需水的質量最多的是甲
D.降低甲溶液的溫度,會有晶體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1)在工業(yè)上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紡織和洗滌劑的生產的是Na2CO3
(2)可中和某些工廠污水中含有的硫酸的是消石灰或熟石灰(填俗名).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SO4+Ca(OH)2═2H2O+CaSO4
(3)Na2CO3與Ca(OH)2固體混合物溶于水后發(fā)生化學反應,寫出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所有可能組成: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NaOH和Ca(OH)2(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變化中,與其他三種變化有本質區(qū)別的是( 。
A.生石灰溶于水成熟石灰B.酚酞試液遇堿變紅
C.濃鹽酸敞口放置在空氣中質量減少D.銅在潮濕的空氣里生成銅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我國首臺使用二甲醚為燃料的城市客車有效地解決了公交車冒黑煙的問題.已知二甲醚的化學式為C2H6O,二甲醚的相對分子質量是46,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除了用到天平、燒杯、玻璃棒,還要用到:藥匙和量筒.如果配制后溶液的質量分數偏低,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液面(合理即可)(任寫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57、用下圖裝置測定因存放不當而部分變成碳酸鈉的燒堿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所取樣本8.00g,錐形瓶質量為140.00g,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質量為50.00g),每隔相同時間就讀數一次,數據如下表:
讀數次數質量/g
錐形瓶+試樣+稀硫酸1197.64
2197.48
3197.26
4197.16
5197.12
6197.12
①Na2CO3中鈉元素與碳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是23:6:24;
②計算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
③假設實驗中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那么該稀硫酸中硫酸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燒杯中盛有BaCl2和HCl液100.0g,向其中滴加溶質質量分數為10.0%的Na2CO3溶液,燒杯中溶液的質量與滴加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b段產生白色沉淀
B.bc段溶液質量增加86.3g
C.c點對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為7.5%
D.向d點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顯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下,這四位同學描述的是哪一個化學符號(  )
甲同學:表示由兩種元素組成          乙同學:表示一個分子
丙同學:表示一種物質                丁同學:表示一個分子中有三個原子.
A.HClOB.O2C.CO2D.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