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6.如圖是實驗室常見的制取氣體的裝置:
(1)寫出儀器名稱:①試管   ②酒精燈   ③集氣瓶  ④水槽.
(2)實驗室采用裝置A制取氧氣時,其試管中應放的藥品是高錳酸鉀,試管口還要放一團棉花,目的是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順著導管進入水槽,該反應的字母表達式是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采用裝置B制取氧氣時,其試管中應放的藥品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所發(fā)生反應的字母字表達式是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該反應中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錳,這里二氧化錳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4)收集氧氣可以選擇裝置C或D,原因是氧氣不易溶于水,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5)某同學收集完畢,先停止加熱再將導管移出水面,你預測這種操作會引起什么后果水槽內的水倒流,引起試管底部炸裂.
(6)檢驗一瓶氣體是否是氧氣的最簡單的方法是什么?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復燃,證明是氧氣.

分析 (1)由儀器的圖和用途去分析;
(2)從裝置A的特點是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由后面的題目中可知試管口還要放一棉花團,故選擇的藥品是高錳酸鉀.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高錳酸鉀粉末會隨著氧氣流順著導管進入水槽,使水槽內的水變成紫紅色(由于高錳酸鉀溶于水顯紫紅色),去分析;
(3)從裝置B的特點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所以選擇的藥品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去分析;
(4)從氧氣的密度和水溶性去分析;
(5)從實驗結束,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去分析.
(6)從氧氣的檢驗方法去分析.

解答 解:(1)由儀器的圖和用途可知:①為試管,②為酒精燈,③集氣瓶,④水槽;故答案為:試管   酒精燈    集氣瓶    水槽;
(2)裝置A的特點是加熱固體制取氣體,由后面的題目中可知試管口還要放一棉花團,故選擇的藥品是高錳酸鉀,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在生成氧氣的同時,還有錳酸鉀和二氧化錳生成,所以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高錳酸鉀粉末會隨著氧氣流順著導管進入水槽,使水槽內的水變成紫紅色(由于高錳酸鉀溶于水顯紫紅色),為防止這種現(xiàn)象的發(fā)生,通常要在試管口放一棉花團.故答案為:高錳酸鉀        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順著導管進入水槽      高錳酸鉀$\stackrel{加熱}{→}$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3)裝置B的特點是固體和液體反應,且不需加熱,所以選擇的藥品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過氧化氫溶液在二氧化錳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氣,二氧化錳在反應前后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改變,只是加快了過氧化氫反應生成氧氣的速率,故二氧化錳是催化劑(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所以二氧化錳就應該作為反應條件寫在箭頭的上方,故文字表達式為: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故答案為: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        過氧化氫$\stackrel{二氧化錳}{→}$水+氧氣     催化作用;
(4)由于氧氣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用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故答案為:C     D     氧氣不易溶于水         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
(5)實驗結束,要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如果先停止加熱,隨著試管溫度的降低,試管內氣體的體積越來越小,壓強也越來越小,外部氣壓大于試管內氣壓,在大外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槽內的水倒吸到試管內,引起試管溫度驟然降低,導致試管炸裂.故答案為:水槽內的水倒流,引起試管底部炸裂.
(6)利用氧氣的助燃性,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復燃,證明是氧氣;故答案為: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如果復燃,證明是氧氣.

點評 實驗室制取氣體時,發(fā)生裝置的選擇取決于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條件;收集裝置的選擇取決于水溶性和氣體的密度;考查了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反應原理,及注意事項,是考試的重點也是中考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下列操作或現(xiàn)象與分子對應的特征一致的是B
選項操作或現(xiàn)象分子的特征
A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在一起,體積小于200ml分子是有質量的
B在花園中能聞到花的香味分子是運動的
C熱脹冷縮分子大小在變
D液態(tài)水與水蒸氣的化學性質相同同種分子性質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電纜生產過程中會產生一定量的含銅廢料.據報道,在通入空氣并加熱的條 件下,銅與稀硫酸反應轉化為硫酸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u+2H2SO4+O2$\frac{\underline{\;加熱\;}}{\;}$2CuSO4+2H2O.若用一定量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9.8%的稀硫酸恰好處理2000g含銅3.2%的廢料(假設其他雜質不和硫酸反應且不溶于水)
求:(1)參加反應的稀硫酸溶液的質量;
(2)反應后所得硫酸銅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化學實驗室要從含少量銅粉的銀、錳(Mn)混合金屬粉末中分離出貴金屬,并獲得一種鹽晶體,將有關三種金屬隨意編號為:A、B、C,并設計了如下流程:

(1)請根據圖中信息判斷A、B、C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為A>B>C.
(2)(2)金屬C是銀,操作a的名稱是蒸發(fā).
(3)已知A的硫酸鹽中A元素顯+2價,請寫出步驟①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Mn+H2SO4=MnSO4+H2↑,寫出步驟②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u+2AgNO3=Cu(NO32+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我們接觸過的有些化學反應是無明顯現(xiàn)象的.如圖三個實驗都是通過滴加其他試劑的方法,使之產生明顯的現(xiàn)象,以證明反應確實發(fā)生了.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甲中能證明反應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該現(xiàn)象可說明反應后的溶液中一定
不含有的溶質是氫氧化鈉.
(2)從研究原理得知,實驗乙可通過滴加酸堿指示劑的方法證明反應發(fā)生了,實驗乙中選用的酸堿指示劑是紫色石蕊試液.請寫出實驗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O2+H2O=H2CO3
(3)實驗丙中,玲玲同學選用了兩種不同類別的試劑都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能發(fā)生反應.請
你幫她把實驗報告補充完整.
方案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方案一取通入二氧化碳后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過量的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氫氧化鈉溶液和二
氧化碳能發(fā)生反應
方案二取通入二氧化碳后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少量的氫氧化鈣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束后,同學們對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成分展開了討論.方案一最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是氯化鈉和氯化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各組物質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
A.NaCl、H2SO4、BaCl2B.H2SO4、NaCl、Na2CO3
C.Na2SO4、NaOH、KNO3D.NaOH、H2SO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現(xiàn)有一包白色固體,可能足Na2CO3、Na2SO4、NaOH中的一種或幾種.為探究該白色固體的組成,小科同學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操作實驗現(xiàn)象
取少量白色固體溶于蒸餾水溶液呈無色
取①所得溶液少量,加入B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在②所得白色沉淀中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氣體
由此可以判斷:該白色固體定含有Na2CO3.一定沒有Na2SO4.步驟②中產生的白色沉淀是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鋁、鐵、銅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金屬.
(1)鋁的利用比銅、鐵晚是因為金屬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利用的先后順序與A有關(填字母)
A.金屬的活動性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
(2)鋁具有很好的抗腐蝕性能,原因是:鋁在常溫下與空氣中的氧氣發(fā)生化學反應,使鋁的表面生成了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從而阻止了內部的鋁進一步氧化.
(3)若要驗證銅、鐵、鋁的活動性順序,某同學已經選擇了打磨過的鐵絲,你認為他還需要的另外兩種溶液是:硫酸銅溶液和硫酸鋁溶液.寫出有關化學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