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6.在杠桿的兩端掛著質量和體積都相同的鐵球和鋁球,這時杠桿平衡,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量相同、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稀硫酸中(如圖所示)直至兩個燒杯中均沒有氣泡產生為止,兩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xiàn),下列推測中不正確的是:(金屬球上附著的液體忽略不計,下同)(  )
A.若鋁球是空心的,則鐵球一定也是空心的
B.拿掉燒杯后,杠桿仍然平衡
C.拿掉燒杯后,要想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向N端移動
D.拿掉燒杯后,放鐵球的那個燒杯中溶液質量大

分析 鐵球和鋁球的質量和體積都相同,而鐵比鋁的密度大很多,所以鐵球一定是空心的.將兩球分別浸泡在質量相同,濃度相同的稀硫酸中,至不在反應,鐵球和鋁球的外形變化不大且無孔洞出現(xiàn),說明金屬都有剩余,硫酸完全反應,通過化學方程式計算可知相同質量的硫酸消耗鐵的質量要比鋁多,所以反應后鐵球要比鋁球輕,故支點應向N移動.

解答 解:通過化學方程式可算出鐵球和鋁球減少在的質量比.
設消耗的鐵和鋁的質量分別為x、y,硫酸的質量為100g,質量分數為a%則:
Fe+H2SO4=FeSO4+H2↑             2Al+3H2SO4=Al2(SO43+3H2
56  98               54  294
x  100g×a%             y  100g×a%
56x=98100g×a解得:x=56a98g,
54y=294100g×a,解得:y=54a294g,
故消耗的鐵和鋁的質量之比為:56a98g:54a294g=28:9
A、鐵球和鋁球的質量和體積都相同,而鐵比鋁的密度大很多,若鋁球是空心的,所以鐵球一定是空心的.故正確.
B、由質量比可見,鐵球減少的質量大,所以支點應向N移動,故此項錯誤.
C、因為鐵球減少的質量大,所以拿掉燒杯后杠桿向鋁球傾斜,要想使杠桿平衡,支點應向N端移動,故此項正確.
D、因為鐵球減少的質量大,則放鐵球的那個燒杯中溶液質量增加的多,此項正確.
故選B.

點評 杠桿或天平平衡問題經常出現(xiàn)在中考題在,解決這類題要根據反應條件準確判斷物質質量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A是綠色粉末,G是藍色溶液,X為常見的稀酸,B、C、D、E、F、H和Y中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①、②、③、④和⑤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反應.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化學式:DCuO,EO2,HCu.
(2)寫出反應③化學方程式:CuO+H2SO4═Cu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據報道,我國有多個牌子的卷煙被檢測出鉛、鎘等重金屬成分,這里所說的鉛、鎘成分應理解為(  )
A.原子B.分子C.元素D.單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若甲固體中含有少量乙,則提純甲的方法是降溫結晶(填“蒸發(fā)器皿”或“降溫結晶”);
(2)將25℃時乙的飽和溶液升溫到35℃,則其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不變(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3)25℃時,將25g甲固體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復到原溫度后,得到溶液的質量為6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高純氧化鈣是用于電子工業(yè)的重要無機化工原料,用生石灰(主要成分為CaO)制備高純氧化鈣的工藝流程如下: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2)反應A的化學方程式為:2HNO3+CaO=Ca(NO32+H2O;反應B的化學方程式為:CO2+2NH3•H2O+Ca(NO32═2NH4NO3+CaCO3↓+H2O;
(3)過濾后所得沉淀表面可能含有的可溶性雜質有Ca(NO32或NH4NO3(寫出一種化學式即可);洗滌的目的是為了為了除掉沉淀表面的可溶性雜質.
(4)灼燒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_CaO+CO2↑,該工藝流程中可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二氧化碳.
(5)冷卻需在密閉和干燥的環(huán)境中進行,否則制得的高純氧化鈣中會混有的兩種雜質名稱分別是氫氧化鈣和碳酸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正確的實驗操作能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請寫出下列不正確操作可能會帶來的后果.
(1)點燃可燃性氣體前,未檢驗氣體的純度爆炸.
(2)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未在試管口放棉花團高錳酸鉀小顆粒隨氣流進入導管.
(3)用量筒量取液體時采取俯視讀數量取的液體的體積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實驗室常用(a)~(e)裝置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氣體.

步驟一:選取藥品與發(fā)生裝置.實驗室經常選用稀鹽酸和大理石或石灰石(填藥品名稱)作為反應物,發(fā)生裝置可選用如上圖中的b.
步驟二:檢查裝置氣密性.組裝好儀器后,將導管末端浸末在水中,用手捂試管,發(fā)現(xiàn)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放手后有形成一段水柱,則氣密性良好.
步驟三:反應并收集氣體.收集二氧化碳可以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到底哪種方法更好,甲、乙兩同學分別用排水法和排空氣法做如下實驗研究(用的藥品與發(fā)生裝置一樣)
(1)比較收集時間:分別收集滿一個集氣瓶的二氧化碳,記錄時間甲:收集時間較短
乙:收集時間較長
原因:C
(選擇填空,下同)
(2)比較收集到氣體的濃度:分別向兩個集氣瓶中加入兩滴管的澄清石灰水甲:石灰水先變渾濁
乙:石灰水后變渾濁
原因:A
A.甲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純度更高     B.產生氣體速度不一樣
C.氣態(tài)分子間隔大,運動速度快,不同氣體分子更易混合,不易分離
結論:綜上所述,排水法(填收集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更好.
反思: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仍有不足之處,請寫出一點混有少量水蒸氣.
【思考】丙同學對發(fā)生裝置中的廢液進行了研究.
(1)測出該廢液的pH<7,則廢液中存在的陽離子為Ca2+;H+
(2)向此廢液滴加碳酸鈉溶液至過量,則下列圖象表示正確的為B.

(3)小明是一位愛動手做實驗的同學,他找來塑料瓶和一些其他用品,制作成如圖(f)的裝置.圖中去底塑料瓶和其相連導管的組合相當于實驗室中的長頸漏斗(填一種儀器的名稱).該裝置作為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發(fā)生裝置的優(yōu)點是可隨時添加藥品、可控制反應的開始和結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