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
A證明某氣體是一氧化碳將該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粉末,黑色粉末變紅
B證明酸和堿恰好中和向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溶液最終呈無色
C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將白磷放入80℃熱水中,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
D證明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為Fe>Cu>Ag
將兩根光亮鐵絲分別伸入硝酸銀和硫酸銅的溶液中,硝酸銀溶液中的鐵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另一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附著
A.AB.BC.CD.D

分析 A、根據(jù)氫氣、一氧化碳等氣體均具有還原性,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jù)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jù)將白磷放入80℃熱水中,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進行分析判斷.
D、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屬從其鹽溶液中置換出來,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將該氣體通入灼熱的氧化銅粉末,黑色粉末變紅,不能證明某氣體是一氧化碳,也可能是一氧化碳等氣體,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B、無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向含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鹽酸,溶液最終呈無色,則可能是恰好完全反應,也可能是稀鹽酸有剩余,故選項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C、將白磷放入80℃熱水中,不燃燒,通入氧氣后白磷燃燒,可證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可燃物與氧氣接觸,故選項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
D、將兩根光亮鐵絲分別伸入硝酸銀和硫酸銅的溶液中,硝酸銀溶液中的鐵絲表面有銀白色固體附著,另一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附著,說明了活動性Fe>Cu,F(xiàn)e>Ag;無法比較銀和銅的金屬活動性;故選項實驗方法不能達到實驗目的.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不是很大,化學實驗方案的設計是考查學生能力的主要類型,同時也是實驗教與學難點,在具體解題時要對其原理透徹理解,可根據(jù)物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結合實驗目的進行分析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凈化水時,加入活性炭是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常用的操作是過濾,常用來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物質是肥皂水,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事實用微粒的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選項事實解釋
A食醋有酸味醋酸分子有酸味
B紫羅蘭花瓣遇鹽酸變紅溶液中存在不斷運動的氯化氫分子
C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氧氣是物理變化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間的間隔變大
D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無毒兩種分子中碳、氧原子的個數(shù)比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將等質量的金屬Fe、Mg、Al分別與100g質量分數(shù)為7.3%的鹽酸反應,實驗測得生成氣體的體積V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氣體在x處的質量為0.2gB.曲線b為Mg與鹽酸反應的圖象
C.反應時,F(xiàn)e、Mg、Al可能均過量D.在x處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為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環(huán)過程如圖所示:

(1)吸收大氣中CO2的環(huán)節(jié)是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由于人類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亂砍濫伐,使空氣中CO2的含量上升,從而導致溫室效應增強,全球氣候變暖.請寫出一條因氣候變暖給人類生存環(huán)境帶來影響的情況:導致兩極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沒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農(nóng)業(yè)減產(chǎn)等.
(3)科學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如果工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生的CO2排放量繼續(xù)以目前速度增加,海洋將成為“酸化的海洋”.
請寫出酸化原因的化學反應方程式:CO2+H2O=H2CO3
(4)請回答下列有關“走進低碳”的問題:
?以下屬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C(填字母);
A.廢作業(yè)本 B.礦泉水瓶   C.霉變面包     D.破舊鐵桶
?某“組合轉化”技術是將CO2和H2在催化劑和加熱條件下轉化為化工原料乙烯(C2H4),請把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補充完整:2CO2+6H2$\frac{\underline{催化劑}}{△}$C2H4+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如圖所示,某興趣小組在進行酸堿中和反應的實驗探究時,向燒杯中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一會兒后,發(fā)現(xiàn)忘記滴加指示劑.甲同學從燒杯中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一支試管中,并向試管中滴加幾滴無色酚酞試液,振蕩,觀察到酚酞試液不變色.
(1)猜想與假設:
【猜想一】甲同學:“兩種物質己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猜想二】乙同學:“反應后氫氧化鈉過量,溶液呈堿性”;
【猜想三】丙同學:反應后稀鹽酸過量,溶液呈酸性.
甲、丙兩位同學經(jīng)過討論后覺得乙同學的猜想不正確,兩位同學的理由是: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
(2)設計并進行實驗:
①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甲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用潔凈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滴在干燥的pH試紙上,觀察顏色變化并與標準比色卡對比.pH<7
(填“>”、“=”或“<”)
猜想一不成立
②設計實驗驗證丙同學的猜想,并填寫下表: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取少量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的碳酸氫鈉固體產(chǎn)生氣泡猜想三: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寫出該反應的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
注意:若答對【拓展探究】題獎勵4分,但化學總分不超過60分.
(3)拓展探究:你還能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來驗證丙同學的猜想嗎?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請你用相應的化學符號填空.
(1)2N2兩個氮分子   
(2)堿溶液中的陰離子OH-;
(3)3個硫酸根離子3SO42-;   
(4)已知氮化鎂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請你寫出氮化鎂的化學式Mg3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向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鹽酸,攪拌后沒有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教材上借助酸堿指示劑驗證了該反應的發(fā)生.是否還有其他方法判斷該反應的發(fā)生呢?小明和小亮兩位同學分別進行了實驗探究.
【實驗探究一】小明同學取上述反應后的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銀溶液,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小明認為白色沉淀是NaCl與AgNO3反應生成的,于是得出氫氧化鈉與鹽酸發(fā)生了反應的結論.
【實驗探究二】小亮同學取一定量的稀鹽酸于燒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攪拌并用pH計精確測量燒杯中溶液的pH,繪制溶液的pH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1所示.小亮根據(jù)溶液pH的變化,推斷鹽酸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討論交流】(1)針對兩位同學的實驗探究,老師認為小明同學的結論是錯誤的,理由是HCl+AgNO3═AgCl↓+HNO3(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在小亮的實驗中,當實驗進行到10秒時,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HCl、NaCl(填化學式),該溶液能與下列物質發(fā)生反應的是①②④(填序號).
①碳酸鈉         ②氧化銅         ③硫酸銅          ④鎂
(3)從圖1的曲線中得知,當實驗進行到30秒時,酸與堿恰好完全反應.
【拓展延伸】老師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稀鹽酸的燒杯中,測定溶液的溫度,繪制出溶液的溫度隨氫氧化鈉溶液體積的變化而變化的曲線如圖2所示,從能量變化的角度看,該反應屬于放熱反應(填“吸熱”、“放熱”).
【反思評價】有的中和反應沒有明顯現(xiàn)象,有的中和反應有沉淀生成或固體物質溶解的現(xiàn)象.請寫出一個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1)用化學符號表示:
氯化鈣中鈣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stackrel{+2}{Ca}$Cl2
鐵在純氧中燃燒后的生成物:Fe3O4;
3個氫氧根離子:3OH-;
(2)寫出呼吸作用的文字表達式葡萄糖+氧氣$\stackrel{酶}{→}$水+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