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4.向燒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碳酸鈉粉末,然后加入100g稀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應.燒杯連同藥品的起始質量為200g,用自動計時和稱量裝置每秒測量一次燒杯連同溶液的質量,所得質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完成下列問題:
(1)在反應停止后的溶液中加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的顏色呈紫色;
(2)在反應中碳酸鈉消耗一半所需的時間是2秒;
(3)問燒杯所加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是多少克?(結果保留一位小數(shù))

分析 (1)根據(jù)硫酸和碳酸鈉的反應產(chǎn)物判斷滴加石蕊后溶液的顏色;
(2)根據(jù)二氧化碳生成的質量計算出一半碳酸鈉參加反應時燒杯連同藥品的質量,然后對照圖象即可.
(3)根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結合方程式計算碳酸鈉粉末的質量.

解答 解:(1)Na2CO3+H2SO4═Na2SO4+H2O+CO2↑,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中含有硫酸鈉,溶液為中性,加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的顏色呈紫色;
(2)根據(jù)圖示燒杯連同溶液的質量減少(即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00g-192g=8g
在反應中碳酸鈉消耗一半,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4g,由圖示可知在反應中碳酸鈉消耗一半所需的時間是2秒;
(3)設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是x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8g
106x=448g
x=19.3g
燒杯所加碳酸鈉粉末的質量是19.3g.

點評 要想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記書寫化學方程式,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等.然后,根據(jù)所給的問題情景或圖表信息等,結合所學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細致地分析題意(或圖表信息)等各種信息資源,并細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題目要求進行認真地選擇或解答即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對實驗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并根據(jù)得出的結論推測同一類物質的性質,這是化學學習中應該學會的一種科學方法.請你仿照下表中的示例,以初中學過的酸、堿的化學性質為例,填寫所有空格(所填實驗不能重復)
實驗事實(至少舉兩例)實驗結論結論的應用(舉例說明)
示例:鐵、鋁等活潑金屬能和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活潑金屬能和酸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氣鋅也能和酸反應生成氫氣
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液都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堿溶液能使無色酚酞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氣味,是因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C4H8O2)等物質.下列關于乙酸乙酯的說法錯誤的是( �。�
A.乙酸乙酯屬于有機化合物
B.乙酸乙酯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8
C.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為36.6%
D.每個乙酸乙酯分子是由4個碳原子、8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一個二氧化硫分子是由(  )
A.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B.一個硫元素和兩個氧元素組成
C.一個硫原子和一個氧分子組成D.一個硫原子和兩個氧原子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2009年7月22日,我國一部分地區(qū)見到三百年一遇的日全食.安吉市天荒坪是最佳觀測點之一.利用已曝光過的黑白膠片作為濾光片進行觀測,可防止對眼睛造成傷害.膠片曝光變色的原因是膠片上溴化銀遇到光照時變成黑色的銀(Ag)和深棕色的溴(Br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gBr_2Ag+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通過一年的化學學習,你已經(jīng)掌握了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有關知識,請結合下列裝置圖,回答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酒精燈;②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氯酸鉀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MnO2_2KCl+3O2↑.若用C裝置收集氧氣,實驗完畢后的操作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流,炸裂試管.
(3)若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應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B.如果用D裝置收集氧氣,則氧氣由a端通入(填“a”或“b”),檢驗氧氣是否收集滿的方法是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證明收集滿.
(4)甲烷在實驗室里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氣法收集,請你根據(jù)甲烷的收集方法,推測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難溶于水,比空氣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將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氣置于一個完全封閉的容器中引燃,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氣和一種未知物X.測得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物質乙醇氧氣二氧化碳X
反應前質量g4.68000
反應后質量g004.45.4m
A.表中m的值為2.8B.X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物質X中含有氧元素D.物質X中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在“宏觀-微觀-符號”之間建立聯(lián)系,是化學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在高溫條件下,A和B反應生成C和D.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1)根據(jù)物質變化的微觀圖示,可知化學反應前后肯定發(fā)生變化的是③(填序號).
①元素的種類   ②原子的質量   ③分子的種類   ④原子的數(shù)目
(2)圖示四種物質中,屬于化合物的是ABC(填圖中字母).
(3)一個A分子由5個原子構成.  
(4)物質D的化學式為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科學探究是奇妙的過程,請你一起參與實驗探究,并填寫下列空白:
(1)【提出問題】:小松同學用“雙氧水”(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傷口時,不小心將過氧化氫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發(fā)現(xiàn)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小松聯(lián)想到自己曾經(jīng)用二氧化錳做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他想,水泥塊能否也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塊,并用蒸餾水浸泡、沖洗、干燥,并進行以下探究.
(2)【猜想】水泥塊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3)【實驗驗證】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論
實驗一木條不復燃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不分解
實驗二在裝有過氧化氫溶液的試管中加入水泥塊,然后將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試管中
木條復燃

加入水泥塊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速率
(4)【結論】水泥塊能加快過氧化氫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塊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5)【討論與反思】小芳認為:僅憑上述兩個實驗還不能證明水泥塊為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她覺得需要增加一個探究實驗:探究 ③水泥塊在反應前后質量是否改變.
【實驗步驟】①準確稱量水泥塊的質量;②完成實驗二;③待反應結束,將實驗二試管里的物質進行過濾、洗滌、干燥、稱量;④對比反應前后水泥塊的質量.
【分析】如果水泥塊反應前后的質量不變,則說明水泥塊可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
(6)但小華認為,要證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補充實驗還不夠,還需要在補充一個探究實驗:探究 ④水泥塊的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后是否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