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止災(zāi)后疫情出現(xiàn),防疫人員用過氧乙酸( C2H4O3 )、次氯酸鈉(NaClO)進行消毒。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次氯酸鈉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1 B.次氯酸鈉是氧化物
C.過氧乙酸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76 D.過氧乙酸中C、H、O元素的質(zhì)量比為2:4: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guān)敘述中錯誤的是( )
A.t2℃時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將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到t1℃,析出甲的質(zhì)量大
C.升高溫度可將甲的飽和溶液變成不飽和溶液
D.t1℃時,甲和乙的飽和溶液各100g,其溶質(zhì)的質(zhì)量一定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北京大學的兩位教授發(fā)現(xiàn)人體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氫(H2S),它對調(diào)節(jié)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氫能溶于水,其水溶液顯酸性,稱為氫硫酸。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硫化氫由2種元素組成 B.硫化氫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
C.氫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 D.氫硫酸能與NaOH溶液發(fā)生中和反應(yī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圖是氫氧化鈉溶液和鹽酸用滴加方式反應(yīng)時,
溶液pH隨滴入溶液體積變化的曲線。
(1)氫氧化鈉和鹽酸恰好完全反應(yīng)時,溶液的pH 7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據(jù)曲線判斷,該反應(yīng)是將(填“氫氧化鈉溶液”或“鹽酸”,下同)滴入中,
理由是 。
(3)當?shù)稳肴芤旱捏w積為5mL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zhì)為(寫化學式),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溶液,溶液顯 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腌制食品中含有二甲基亞硝酸胺,其化學式為(CH3)2NNO,它與癌癥高發(fā)率有關(guān),每個二甲基亞硝酸胺分子中含( 。
A.7個原子 B.5個元素 C.11個原子 D.2個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乙烯具有促進果實成熟的作用,還是合成纖維、橡膠、塑料的基本化學原料。乙烯無色,不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小,化學式為C2H4,容易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與空氣混合形成的混合物遇明火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
(1)請根據(jù)乙烯的化學式,寫出其表示的意義(寫出一點即可):
。
(2)寫出乙烯燃燒的化學方程式 。
(3)根據(jù)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在生產(chǎn)、運輸、貯存乙烯時應(yīng)注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化學課上,甲同學將燃燒的鈉迅速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氣瓶中,鈉在其中繼續(xù)燃燒,反應(yīng)后冷卻,瓶底附著黑色顆粒,瓶壁上附粘附著白色物質(zhì)。
【提出問題】黑色顆粒和白色物質(zhì)是什么?
【進行猜想】甲認為黑色顆粒是 ,白色物質(zhì)可能是Na2O或 ;
乙同學還認為白色物質(zhì)是氫氧化鈉。
甲同學立刻認為乙同學的猜想是錯誤的,其理由是 。
【查閱資料】氧化鈉為白色粉末,溶于水生成氫氧化鈉:Na2O + H2O = 2NaOH
【實驗探究】甲同學對白色物質(zhì)進行實驗探究。
實 驗 操 作 | 實驗現(xiàn)象 | 結(jié) 論 | |
方案 1 | 取樣品少量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振蕩,樣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無色酚酞試液 | 溶液變成紅色 | 白色物質(zhì) 為Na2O |
方案 2 | 取樣品少量放入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振蕩,樣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過量的CaCl2溶液 | 出現(xiàn)白色沉淀 | 白色物質(zhì) 是 |
靜置片刻,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 無明顯現(xiàn)象 |
【反思評價】丙同學認為方案1得到的結(jié)論不正確,理由是 。
【得出結(jié)論】鈉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
通過以上探究,你還能獲得哪些結(jié)論,請寫出兩條。(答對本小題將獎勵4分,但全卷總分不超過60分)
⑴ ,
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zhì)鑒別方法可行的是
A.觀察顏色鑒別二氧化錳和氧化銅 B.肥皂水鑒別硬水與軟水
C.燃著的木條鑒別N2與CO2 D.品嘗鑒別工業(yè)用鹽與食用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