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實驗 | 能否生成氧氣 |
A | 加熱高錳酸鉀 | 能 |
B | 加熱二氧化硅 | 不能 |
C | 加熱氧化鈉 | 不能 |
D | 加熱水 | 不能 |
E | 電解水 | 能 |
分析 (1)用(NH4)2SO4固體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NH3,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
(2)氯酸鉀在加熱、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據此書寫方程式,并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比水小選擇收集裝置;并據實驗操作分析氧氣不純的原因;
(3)通過對比表中實驗及現象進行結論分析.
解答 解:(1)用(NH4)2SO4固體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NH3,屬于固體加熱型,故選發(fā)生裝置A;
(2)氯酸鉀在加熱、二氧化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氯化鉀和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所以應從長管進氣,將空氣擠壓到集氣瓶上部排出,故ab錯誤;氧氣密度比水小,所以應從短管進氣,長管便于排水,故d正確;
A.氯酸鉀中混入了二氧化錳,二氧化錳加快了反應速率,但對生成氧氣的純度沒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
B.收集前,集氣瓶中未注滿水,就會留有氣泡,使收集的氧氣純度偏低,符合題意;
C.收集后,集氣瓶中仍有少量水,只會導致氧氣沒有收集滿,對生成氧氣的純度沒有影響,故不符合題意;
D.加熱前就將發(fā)生裝置和收集裝置連接好,會把裝置內的少量空氣收集到集氣瓶內,使收集的氧氣純度偏低,符合題意;
故選BD;
(3)①根據實驗A、B、C可知一定條件下,只有高錳酸鉀能分解產生氧氣,因此高錳酸鉀是適于制取氧氣的物質;
②同是反應物水,加熱不能產生氧氣,電解能產生氧氣,由此可知反應條件是影響物質能否反應產生氧氣的重要因素;
故答案為:(1)A;
(2)氯酸鉀$→_{加熱}^{二氧化錳}$氯化鉀+氧氣;d;BD;
(3)①高錳酸鉀是適于制取氧氣的物質;②反應條件.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了學生的基本實驗能力,涉及文字表達式的書寫、裝置選擇、實驗基本操作等知識,只有綜合理解化學知識才能夠結合題意靈活分析和解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一定有CO | B. | 一定有O2 | C. | 一定有CO2 | D. | 一定是C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使用紅磷的量必須足量 | |
B. | 該實驗現象同時能說明氮氣難溶解于水 | |
C. | 燃燒匙中的紅磷可以用木炭替代 | |
D. | 實驗過程中,燃燒匙插入集氣瓶的速度太慢,不會影響測定的結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 |
取一只250mL的集氣瓶,收集袋中氣體. 放入紅熱木炭 體 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帶氣體,然后把一小塊燃著的木炭插入集氣瓶中 | 木炭燃燒得更旺 | I |
實驗操作 | 主要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及解釋 | |
① |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 | 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
② | 加入藥品,將裝置連接固定 | / | / |
③ | 打開止水夾a和b,向A中緩慢鼓入一定量氣體后關閉止水夾a和b | A中水進入到B中,B中水的體積為200mL. | 收集200mL氣體(由壓強差引起的誤差忽略不計) |
④ | 用凸透鏡聚光引燃白磷 | 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 / |
⑤ | 待白磷熄滅并冷卻到室溫, 進行操作I | 現象I | 小麗收集的氣體不是純凈的氧氣 |
實驗次序 | 1 | 2 | 3 | 4 | 5 |
B中剩余水體積/mL | 100 | 52 | 49 | 51 | 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堆雪人 | B. | 放煙花 | C. | 捏泥人 | D. | 剪窗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