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如圖是表示氣體分子的示意圖,圖中“”和“”分別表示兩種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純凈物的是( )

A. B. C. D.

AD 【解析】 A、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故正確;B、由兩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C、由兩種分子構成屬于混合物,故錯誤;D、由一種分子構成,屬于純凈物,故正確。故選A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倫貝爾、興安盟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化學式為C12H22O11)。請計算:

(1)蔗糖分子中C、H、O三種原子的個數(shù)比為________。

(2)蔗糖中H、O元素的質量比為________。

12:22:11 1:8 【解析】 (1)由化學式可知原子數(shù)之比為12:22:11 (2)根據(jù)原子個數(shù)比22:11和氫原子和氧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和16可知質量比為22:11*16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2019屆九年級魯教版化學上冊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單元過關檢測試卷 題型:綜合題

金屬是人類生活中的常用的材料。

(1)金屬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

(2)鐵釘在初中化學實驗中多次出現(xiàn),下圖展示了光亮鐵釘?shù)囊幌盗凶兓?/p>

(ⅰ)變化②中,鐵釘主要與空氣中的_______發(fā)生反應。(ⅱ)變化③中除去鐵銹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ⅲ)如果用a、b分別代表光亮的鐵釘和無銹鐵釘,則它們的質量關系_______。

A.a<b B.a>b C.a=b D.無法比較

(3)為探究鋅、鐵、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以及它們和氫元素的位置關系,小明設計了如下實驗,你認為不需要進行的實驗是_______(填字母序號)。

A.將鐵粉放入硫酸鋅溶液 B.將鐵粉放入稀硫酸 C.將鐵粉放入硫酸銅溶液 D.將銅片放入稀硫酸

(4)該同學查閱資料得知,銅銹的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他以銅銹為原料設計并完成如下實驗(雜質不與稀硫酸反應,且不含銅元素。圖中部分物質略去)。

①無色氣體A是____,溶液C中所含的陽離子是______,固體D中含有的物質是______。

②在藍色溶液B中加入鐵粉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③已知銅銹樣品的質量10g,固體F的質量是3.2g,則銅銹中含Cu2(OH)2CO3的質量分數(shù)是________。

Al 水和氧氣 6HCl+Fe2O3=2FeCl3+3H2O B C 二氧化碳 Fe2+ 鐵、銅 Fe+CuSO4=Cu+FeSO4 55.5% 【解析】 (1)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用質量分數(shù)表達,由多到少的順序是氧、硅、鋁、鐵、鈣、……。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2)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鐵銹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鐵,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反應方程式為:Fe2O3+6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青島市2019屆九年級魯教版化學上冊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單元過關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蒸發(fā)過程描述正確的是( )

A. 蒸發(fā)可以在燒杯中進行 B. 蒸發(fā)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

C. 結束實驗后用手拿開蒸發(fā)皿 D. 等蒸發(fā)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熱

B 【解析】 A、為了提高蒸發(fā)的速度,蒸發(fā)要在蒸發(fā)皿中進行,故A不正確; B、蒸發(fā)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停地攪拌,以防止液體局部過熱而飛濺,故B正確; C、蒸發(fā)皿的溫度很高,要用坩堝鉗將它移走,不能用手拿,以防燙傷,故C不正確; D、蒸發(fā)至有較多固體析出時就停止,余溫能將剩余的水分蒸發(fā),不要等蒸發(fā)皿中完全蒸干后再停止加熱,否則會造成固體爆濺,故D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魯教版化學上冊第2章探秘水世界第2周周周清測試卷 題型:簡答題

用化學知識解釋下列問題:

(1)有人說發(fā)明了“水變成汽油”的技術,請說明這是偽科學的理由________.

(2)蠟燭燃燒后質量變小了,請說明理由________.

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水中只含氫元素和氧元素,不能生成含有碳元素的汽油 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反應,蠟燭燃燒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氣擴散到空氣中去了,故蠟燭的質量變小了 【解析】 (1)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中物質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的規(guī)律可知,只含有氫、氧元素的水是不能生成含有碳元素的油的; (2)質量守恒定律適用于任何化學反應,蠟燭燃燒的質量+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魯教版化學上冊第2章探秘水世界第2周周周清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近來研究表明,除去“普通水”里的氮氣和氧氣后,水的去污能力將大大增強.對此,下列理解不正確的是( )

A. “普通水”是混合物

B. 除去氧氣后的水中不再含有氧元素

C. “普通水”中含有氧分子和氮分子

D. 處理后的“普通水”性質發(fā)生改變

B 【解析】 A、“普通水”中溶有氮氣、氧氣,其他雜質,屬于混合物,故A正確;B、除去氧氣后的水中還有水中含有的氧元素存在,故B錯誤;C、“普通水”中含有氧氣、氮氣,就含有氧分子、氮分子,故C正確;D、處理后的“普通水”去污能力增強,所以性質發(fā)生改變,故D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魯教版化學上冊第2章探秘水世界第2周周周清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這是因為( )

A. 水分子運動速度快,撞開壺蓋

B. 水由液態(tài)變成氣態(tài),分子間隔增大,體積膨脹

C. 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

D. 水分子分成氫原子和氧原子后粒子數(shù)目增多

B 【解析】 A、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而不是水分子運動速度快,撞開壺蓋,故選項解釋錯誤;B、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體積膨脹,故選項解釋正確;C、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主要是因為溫度升高,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而不是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故選項解釋錯誤;D、一壺水燒開后,壺蓋被頂開,主要是因為溫度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魯教版化學上冊第二章探秘水世界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于電解水實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正極上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B. 正極上產生的氣體與負極上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是1:2

C. 電解水實驗說明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D.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

A 【解析】 在電解水實驗中,正極的氣體體積少,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的氣體體積多,能燃燒,而且體積多的是少的二倍,根據(jù)以上現(xiàn)象可推出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氧氣,負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還能進一步推出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A、在電解水實驗中,與正極相連的產生氧氣,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故A錯誤;B、在電解水實驗中,電源正極與負極產生的氣體體積比大約是1:2,故B正確;C、電解水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9屆九年級科粵版化學上冊2.2構成物質的微粒(Ⅰ)--分子同步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是由于構成物質的微粒本身發(fā)生變化而引起的是(  )

A. 碘加熱后變成紫色蒸氣 B. 冰塊融化成水

C. 樟腦丸放在衣柜中逐漸消失 D. 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

D 【解析】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新分子,構成物質的分子本身發(fā)生變化必須是化學變化。 A、碘加熱后變成紫色蒸氣的過程沒有生成新的物質是物理變化,構成物質的微粒本身沒有發(fā)生改變,故選項錯誤;B、冰塊融化成水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選項錯誤;C、樟腦丸放在衣柜中逐漸消失是物質的升華過程,屬于物理變化,分子本身沒有發(fā)生變化,故選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