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可以說明銅片的硬度比黃銅大 | |
B. | 實驗既可以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著,又可以說明氨氣能溶于水 | |
C. | 實驗既可以說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說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 |
D. | 實驗既可以說明CO具有可燃性,又可以說明CO具有氧化性 |
分析 兩種物質(zhì)相互刻劃時,硬度越小痕跡越明顯;
微觀粒子是不斷運動的;
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能和水反應(yīng)生成碳酸;
一氧化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解答 解:A、實驗中黃銅片能在銅片上刻畫出痕跡,可以說明銅片的硬度比黃銅小,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實驗過程中,C中的酚酞試液不變色,說明空氣的物質(zhì)不能使酚酞試液變紅色,進一步說明濃氨水中的氨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運動到B中時,能溶于水,并且能和水結(jié)合成氨水,從而使酚酞試液變紅色,既可以說明分子在不停的運動著,又可以說明氨氣能溶于水,該選項說法正確;
C、二氧化碳能夠溶于水,但是溶解度較小,同時二氧化碳不具有酸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實驗可以說明CO具有可燃性,不能說明CO具有氧化性,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B.
點評 實驗現(xiàn)象是物質(zhì)之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現(xiàn),因此要學會設(shè)計實驗、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為揭示物質(zhì)之間相互作用的實質(zhì)奠定基礎(chǔ).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物質(zhì) | A | B | C | D |
反應(yīng)前的質(zhì)量(g) | 7.6 | 2.0 | 0.2 | 0 |
反應(yīng)后的質(zhì)量(g) | 3.2 | x | 5.8 | 0.4 |
A. | A和B是反應(yīng)物 | B. | D一定是化合物 | ||
C. | x=0.4g | D. | 反應(yīng)中B和D變化的質(zhì)量比為4: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都發(fā)生了置換反應(yīng) | |
B. | 黑色物質(zhì)都變成了紅色 | |
C. | 氧化銅都被還原了 | |
D. | 若要生成等質(zhì)量的銅,則需要氧化銅的質(zhì)量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易燃燒 | B. | 能導(dǎo)電 | C. | 不易汽化 | D. | 密度比空氣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6.02×1024 | B. | 6.02×1023 | C. | 2×6.02×1023 | D. | 2×6.02×10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銅與氧化銅 | B. | 紅磷與白磷 | C. | 氧氣與臭氧 | D. | 石墨與金剛石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