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小組同學完成鹽的性質實驗后,處理廢液時將過量的碳酸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混合,發(fā)現(xiàn)產生了藍色沉淀,小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該沉淀的成分進行了探究.
【提出問題】過量的碳酸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混合產生的沉淀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甲同學查閱溶解性表,發(fā)現(xiàn)碳酸銅難溶,他猜想該沉淀為CuCO3
②乙同學根據(jù)老師的提示:碳酸鈉溶液呈堿性,他猜想該沉淀為Cu(OH)2
③根據(jù)甲、乙同學的猜想,丙同學認為該沉淀為CuCO3和Cu(OH)2
【查閱資料】①Cu(OH)2、CuCO3受熱易分解,均生成兩種氧化物.
②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68℃;CuCO3的分解溫度為200℃~220℃.
③無水CuSO4為白色固體,遇水變藍.
【進行實驗】
(1)固體的獲取
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
 
、洗滌、低溫烘干后得藍色固體.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和現(xiàn)象是
 

(2)固體成分的定性探究

①甲同學用如圖1方案進行實驗,并得到下列現(xiàn)象.由此甲同學認為他的猜想是正確的.
②乙同學利用如圖2裝置進行實驗.
乙同學通過實驗得出丙同學的猜想成立,其實驗時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為
 
(填字母序號);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
 

(3)固體成分的定量測定
丙同學對固體進行熱分解,獲得相關數(shù)據(jù),繪成固體質量變化與分解溫度關系圖,如圖所示.
該固體中Cu(OH)2與CuCO3的質量比為
 

【實驗反思】
結合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數(shù)字序號).
①甲同學的實驗不能證明其猜想成立
②甲同學實驗過程中所得藍色溶液的溶質為CuSO4
③乙同學實驗過程中,先觀察到B中變化再觀察到C中變化
④丙同學實驗中C點所得固體為CuCO3
考點:實驗探究物質的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見氣體的檢驗與除雜方法,鹽的化學性質,根據(jù)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
專題:科學探究
分析:由題目的信息可知:過濾是把液體與不溶性固體分開的一種方法,因此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過濾、洗滌、低溫烘干后得藍色固體,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和現(xiàn)象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液與試管中,加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無沉淀生成則固體已洗凈;乙同學通過實驗得出丙同學的猜想成立,其實驗時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CB,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A中固體由藍色變?yōu)楹谏,因為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銅;C中無水硫酸銅變藍色,說明有水生成;B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據(jù)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68℃,CuCO3的分解溫度為200℃~220℃,因此AB段減少的質量是氫氧化銅分解生成的水的質量=16g-14.2g=1.8g,CuCO3的質量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4.2g-12.0g=2.2g;根據(jù)水的質量求氫氧化銅的質量,根據(jù)二氧化碳的質量求碳酸銅的質量,然后求該固體中Cu(OH)2與CuCO3的質量比;結合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同學的實驗不能證明其猜想成立,因為氫氧化銅和碳酸銅都不溶于水,并且二者與硫酸反應過后都生成藍色溶液;甲同學實驗過程中所得藍色溶液的溶質為CuSO4和硫酸;乙同學實驗過程中,先觀察到C中變化再觀察到B中變化;丙同學實驗中C點所得固體為CuCO3和氧化銅.
解答:解:(1)過濾是把液體與不溶性固體分開的一種方法,因此將反應后的固液混合物經過濾、洗滌、低溫烘干后得藍色固體,判斷固體已洗凈的方法和現(xiàn)象是:取最后一次的洗液與試管中,加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無沉淀生成則固體已洗凈;故答案為:過濾;取最后一次的洗液與試管中,加足量的氫氧化鈣溶液,無沉淀生成則固體已洗凈;
(2)乙同學通過實驗得出丙同學的猜想成立,其實驗時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ACB,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A中固體由藍色變?yōu)楹谏,因為生成了黑色的氧化銅;C中無水硫酸銅變藍色,說明有水生成;B中石灰水變渾濁,說明有二氧化碳生成;故答案為:ACB;A中固體由藍色變?yōu)楹谏;C中無水硫酸銅變藍色;B中石灰水變渾濁;
(3)根據(jù)Cu(OH)2的分解溫度為66℃~68℃,CuCO3的分解溫度為200℃~220℃,因此AB段減少的質量是氫氧化銅分解生成的水的質量=16g-14.2g=1.8g,CuCO3的質量分解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質量=14.2g-12.0g=2.2g;設碳酸銅的質量為x,氫氧化銅的質量為y
CuCO3
 高溫 
.
 
CuO+CO2↑     Cu(OH)2
  △  
.
 
CuO+H2O
124          44          98              18
 x             2.2g       y             1.8g      
98
18
=
y
1.8g
  y=9.8g                            
 
124
44
=
x
2.2g
  x=6.2g   因此Cu(OH)2與CuCO3的質量比=9.8g:6.2g=49:31;
結合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甲同學的實驗不能證明其猜想成立,因為氫氧化銅和碳酸銅都不溶于水,并且二者與硫酸反應過后都生成藍色溶液;甲同學實驗過程中所得藍色溶液的溶質為CuSO4和硫酸;乙同學實驗過程中,先觀察到C中變化再觀察到B中變化;丙同學實驗中C點所得固體為CuCO3和氧化銅;故答案為:49:31;①;
點評:考點既考查了實驗步驟的設計,又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還對實驗進行了評價,綜合性比較強.實驗探究題是近幾年中考的熱點之一,它包括實驗方法和過程的探究,實驗結論和實驗規(guī)律的探究等.本題通過實驗資料和實驗分析,得到了正確的結論,屬于結論性探究.同學們要具體分析,綜合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鹽酸、白醋、檸檬酸三種溶液,回答下列問題:
(1)把白醋、檸檬酸溶液滴加到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變
 
色,說明白醋、檸檬酸溶液和鹽酸中都含有的離子是
 

(2)如果把白醋、檸檬酸溶液滴加到鎂片上,有氣泡產生,該氣體是
 

(3)向三氧化二鐵中放入足量鹽酸,充分反應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茶葉中富含茶堿(化學式C14H14NO2),下列有關茶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茶堿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28g
B、茶堿中含有氧分子
C、茶堿中氮元素和氫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相同
D、茶堿由31個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為某化工企業(yè)生產流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鈦酸亞鐵(FeTiO3)中鈦元素為+3價
B、①中反應反應為:2FeTiO3+6C+7Cl2一定條件2X+2TiCl4+6CO,則X為FeCl2
C、③中氬氣(Ar)作保護氣,反應類型為置換反應
D、②中為使原料全部轉化為甲醇,理論上CO和H2投料的質量比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完成下列空格:
(1)化學就在我們身邊.現(xiàn)有以下幾種物質:a食醋b聚乙烯c碳酸氫鈉d硝酸鉀e干冰
①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質
 
 ②用于治療胃酸過多的一種鹽
 

③用于制食品包裝袋的
 
 ④廚房調味品中PH小于7的
 

⑤一種能提供植物必需的兩種營養(yǎng)元素的復合肥
 

(2)化學用語可準確、簡潔表達化學信息.請用化學符號填空.
①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
 
②符號 表示
 

③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單質分子
 
 ④碘酒中的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工廠化驗室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一定量石油產品中的殘余硫酸至中性,共消耗5%的氫氧化鈉溶液80g.這一定量石油產品中含H2SO4的質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用化學用語表示:
 ①2個氮原子
 
; ②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
 ③3個碳酸根離子
 
; ④氧化鐵中鐵元素的化合價
 

(2)元素周期表是同學們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請根據(jù)鎂元素的“身份證”(如圖),在圖中的橫線上填寫有關鋁元素的6個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測一瓶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配制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的氫氧化鈉溶液.
步驟二:向20 克待測稀鹽酸中逐滴滴入上述氫氧化鈉溶液,并使用pH計記錄溶液的pH 變化情況,繪制圖象如圖.
(1)在往稀鹽酸中逐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過程中,當溶液的pH達到2時,溶液中的溶質有
 
.(用化學式表示)
(2)請結合圖,計算該稀鹽酸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我們學習過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知道了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某實驗室的儀器柜里有如下儀器:

(1)實驗室用大理石和稀鹽酸制備并收集二氧化碳時,不可能選擇的儀器是
 
(填序號).
(2)老師提出用碳酸鈉粉末與稀鹽酸制取二氧化碳,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為了完成該實驗,有四位同學組裝了以下發(fā)生裝置,你認為最合適的一套裝置(填序號)及該裝置的最大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