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可用如圖表示,圖中大圓圈表示汞原子,小圓圈表示氧原子,據(jù)圖得出的結論中不正確的是A
A.所有物質(zhì)均是由分子構成的
B.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
C.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D.氧化汞受熱能分解成汞和氧氣.

分析 根據(jù)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微觀示意圖,可以分析反應物、生成物;由微粒的變化,分析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原子的變化,分析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有哪些等.

解答 解:由氧化汞受熱時的變化微觀示意圖可知:
A、加熱氧化汞時,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氧分子,汞原子聚集成金屬汞,由此證明構成物質(zhì)的微粒不只有分子,還有原子.有些物質(zhì)是由離子構成的,故A說法錯誤;
B、加熱氧化汞時,氧化汞分子分解成氧原子和汞原子,然后汞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組合,故能證明原子在化學變化中可以再分,故B說法正確;
C、原子在化學反應中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故C說法正確;
D、氧化汞受熱能分解成汞和氧氣.
故選A.氧化汞受熱能分解成汞和氧氣.

點評 熟悉化學變化的實質(zhì),根據(jù)變化微觀示意圖及粒子構成模擬圖,利用分子由原子構成等特點,正確判斷變化中的物質(zhì)構成,是解答本題的基本方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7.如圖是氫氣燃燒的微觀模擬示意圖.

(1)請寫出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氫氣+氧氣$\stackrel{點燃}{→}$水,該反應的類型為化合反應.
(2)在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時,發(fā)出淡藍色火焰;
(3)根據(jù)圖中可以獲得的信息是: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如圖(A-E)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據(jù)圖回答問題.

(1)寫出實驗室用B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如果實驗室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同時要收集一瓶用于做鐵絲燃燒實驗的氧氣,則較好的收集裝置是E(填裝置編號,下同).
(3)實驗室在常溫下用塊狀電石與水反應制取微溶于水的乙炔氣體,該反應必須嚴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劇烈反應引起發(fā)生裝置炸裂,你認為圖中最適合制取乙炔氣體的發(fā)生裝置是B;如F圖所示裝置收集乙炔氣體,氣體應從b(填“a”或“b”)端管口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紫薯中的硒元索被譽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圖,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硒元素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78.96gB.一個硒原子中有34個中子
C.硒原子結構示意圖中的X=18D.硒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顯+2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氧氣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加熱分解氯酸鉀制氧氣未加二氧化錳反應不發(fā)生
B.紅磷燃燒產(chǎn)生大量煙霧
C.收集氧氣時,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驗滿,這是利用了氧氣的可燃性
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得到黑色固體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已知四種元素A、B、C、D,其中A-離子核外電子排布與氫原子相同;B原子比D原子多兩個電子層,B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其電子層數(shù)相同;C原子核外電子數(shù)比B原子多3個;D+離子的核外沒有電子.
(1)A元素符號:Cl                       (2)B離子符號:Al3+
(3)C原子結構示意圖:             (4)D元素名稱: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某化學實驗小組欲探究鹽酸、氫氧化鈣的化學性質(zhì),取8支試管分別用A~H編號后,做如圖1實驗.

(1)實驗中觀察到有氣泡出現(xiàn)的試管是BD,有沉淀生成的試管是GH.
(2)寫出實驗中無明顯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3)實驗后某試管中為紅色溶液,當向其中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后,溶液變?yōu)樗{色,由此推斷,該試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質(zhì)是紫色石蕊溶液.
(4)實驗后某試管的底部有白色固體,過濾后向濾液中滴加鹽酸,一段時間后有氣泡冒出,則該濾液中(未滴加稀鹽酸前)的溶質(zhì)是NaOH和Na2CO3
(5)圖2是甲、乙兩種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①兩曲線點的含義是當溫度20℃時,甲乙兩固體物質(zhì)的溶解度相等.
 ②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純甲,可采用降溫結晶法(填“降溫結晶”、“蒸發(fā)結晶”或“過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化學變化是化學學科最具特色的內(nèi)容,而質(zhì)量守恒定律是認識化學變化的一個基本規(guī)律,對科學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
(1)用如圖所示的3個實驗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其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B(填序號),原因是鹽酸與碳酸鈉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裝置沒有密封,所以導致天平不能平衡.

(2)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時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由此推斷蠟燭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C、H(填元素符號),判斷的依據(jù)是化學變化中元素種類不變.
(3)在密閉容器中放入X、Y、Z、W四種物質(zhì)并使其發(fā)生反應,測得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關于此反應的認識正確的是ABD(填字母序號).
 物質(zhì) X Y Z W
 反應前的質(zhì)量(g) 2 1 16 16
 一段時間后的質(zhì)量(g) 17 m 611
A.m=1
B.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C.參加反應的Z與W的質(zhì)量比是6:11
D.若該反應充分進行,反應后W仍有剩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某實驗小組在實驗室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來制取氧氣,反應一段時間收集到所需的氧氣后停止加熱,老師鼓勵他們對剩余固體的成分進行探究,于是小組成員對其成分進行如下猜想:
甲認為是:KClO3、KCl、MnO2      乙認為是KCl、MnO2     丙認為是:KClO3、MnO2
(1)請你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丙的猜想一定是錯誤的;理由是KCl為生成物,反應后一定存在.
(2)請幫助甲同學驗證自己的猜想:取適量的剩余固體加入到試管中加熱,然后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若觀察到木條復燃的現(xiàn)象,說明甲 的猜想是正確的.
(3)通過該探究,我們得出結論,在反應一段時間后,試管中一定存在的物質(zhì)是BC(不定項選擇)
A、反應物   B、生成物   C、催化劑
(4)在對試管加熱過程中,固體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zhì)量分數(shù)將A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