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zhì)①熟石灰、②氯化鈉、③碳酸鈣、④碳酸氫鈉、⑤氫氧化鋁、⑥稀鹽酸⑦氫氧化鈉等,在生產(chǎn)生活中有廣泛用途,請按下列要求填空(填序號).
(1)可治療胃酸過多的是
 

(2)用于造紙、肥皂、石油、紡織的是
 

(3)用于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是
 
;
(4)發(fā)酵粉的主要成分是
 
考點:常用鹽的用途,常見堿的特性和用途
專題:常見的堿 堿的通性,常見的鹽 化學肥料
分析: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根據(jù)常見化學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進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可治療胃酸過多的是碳酸氫鈉、氫氧化鋁,它們都能和鹽酸反應.
(2)氫氧化鈉廣泛應用于肥皂、石油、造紙等工業(yè).
(3)用于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的是氯化鈉.
(4)碳酸氫鈉本身受熱易分解,同時由于是碳酸氫鹽,遇到酸能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碳酸氫鈉常用于面制品發(fā)酵.
故答案為:(1)④⑤;(2)⑦;(3)②;(4)④.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物質(zhì)的性質(zhì)決定物質(zhì)的用途,掌握常見化學物質(zhì)的性質(zhì)和用途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制取物質(zhì)的方案中,不能通過一步反應實現(xiàn)的是( �。�
A、CaO→Ca(OH)2
B、Fe→FeCl3
C、Na2CO3→NaOH
D、BaCl2→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成為一門學科源于原子、分子論的確立,下列關于分子或原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粒子
B、相對原子質(zhì)量就是原子的實際質(zhì)量
C、分子、原子都能構物質(zhì)
D、分子是保持物質(zhì)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在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在進行化學實驗時,下列情況應如何操行?
(1)實驗室制取氣體時,應首先檢查裝置的
 
;
(2)酒精燈不小心被碰倒,灑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燒起來,應該立即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化學興趣小組欲除去固體氯化鈉中混有少量可溶性氯化鎂和難溶性泥沙,設計如圖所示實驗方案,請參與實驗并回答問題.

(1)步驟①中玻璃棒攪拌的作用是
 

(2)步驟②、③中,操作X的名稱是
 

(3)步驟③中,加入過量氫氧化鈉溶液的目的是
 
;沉淀B的化學式是
 

(4)有同學認為原實驗方案不完善,做出這種評價的依據(jù)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保護水土資源人人有責,為了測定一定量黃河水中泥沙的質(zhì)量,某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操作:
(1)該操作的名稱是
 
,該實驗還應補充的儀器名稱是
 
,其作用是
 
;
(2)補充上述儀器后,該實驗還有兩處錯誤:
①過濾時濾紙的邊緣高于了漏斗的邊緣;
 

(3)改正錯誤后,若濾液仍然渾濁,則可能的原因是
 
;(寫一條即可)
(4)證明得到的透明濾液是混合物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1所示,在燃燒匙內(nèi)盛有足量的紅磷,點燃后立即插入集氣瓶內(nèi),并塞緊瓶塞,待燃燒停止冷卻至室溫后,打開止水夾,試回答:

(1)紅磷燃燒時產(chǎn)生的主要現(xiàn)象是
 
,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
 
;
(2)若反應結束后,水進入集氣瓶中不足容積的
1
5
,則可能的原因是(寫兩點):
 
、
 

(3)反應后集氣瓶中剩余的主要氣體是
 
;上面的實驗同時證明了氮氣的物理性質(zhì)是
 
,化學性質(zhì)是
 
;
(4)某同學對實驗進行反思后,提出了改進方法(如圖2所示產(chǎn)),你認為改進后的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1.該同學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將圖1中的集氣瓶容積分為5等份,并作好標記.
②在酒精燈上點燃紅磷,并立即伸入集氣瓶內(nèi),塞緊橡皮塞.
③充分反應后,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彈簧夾.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
 

(2)步驟②集氣瓶中的現(xiàn)象是
 
,
由步驟③中打開彈簧夾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可得出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
 

(3)某課外活動小組在學習了書本“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的測定”實驗后,知道P2O5不能隨便排放到空氣中,否則會對空氣造成污染,所以對該實驗進行了改進:
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tǒng)內(nèi)共有50mL空氣,如圖2.然后給裝有紅磷的玻璃管加熱.同時緩慢交替推動兩個注射器的活塞,至玻璃管內(nèi)的紅磷變成白煙,且較長時間內(nèi)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停止加熱后,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nèi).
請根據(jù)你對上述實驗的理解,回答下列問題:
①實驗結束后,注射器內(nèi)的氣體體積理論上應該減少約
 
mL.
②在實驗的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
 
.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③上述實驗只是粗略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一種方法,你認為造成該實驗不夠精確的可能原因是
 
(寫出其中一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等質(zhì)量的鋅粉和鐵粉分別于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相同且等質(zhì)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產(chǎn)生氫氣的質(zhì)量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1)表示鋅粉與稀硫酸反應的曲線是:
 
(填a或b)
(2)對于曲線a表示的反應,
 
(填化學式)有剩余.
(3)若有一種金屬有剩余,則剩余的金屬一定是
 
(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