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根據(jù)溶解度曲線回答下列問題:
(1)t3℃ 時,甲的溶解度是_______g,將 30g 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_________g。
(2)當甲中含有少量乙時,提純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3)t 3 ℃ 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 t1℃,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
【答案】50 75 降溫結晶 乙>甲>丙
【解析】
由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變化較緩慢,丙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1)由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圖可知,t3℃時,甲的溶解度是50g,將 30g甲物質加入到50g水中,溶解的甲物質的質量為,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
。
(2)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當甲中含有少量乙時,提純甲的方法是降溫結晶。
(3)t 3 ℃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甲、乙、丙三種物質的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關系為甲>乙>丙,降溫至 t1℃,由于甲和乙的溶解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因此降溫至t1℃時,甲和乙的溶液中都會有晶體析出,溶液都還是飽和溶液,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溶解度,則乙溶液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甲的質量分數(shù),丙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故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由大到小的順序為乙>甲>丙。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分別是稀鹽酸和Ca(OH)2溶液;圖2表示甲和乙發(fā)生反應過程中溶液的pH變化曲線;圖3表示取圖1反應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Na2CO3溶液,溶液pH變化曲線。(已知:CaCl2的水溶液呈中性。) 請從曲線圖中獲取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1和圖2可知,甲是______,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由圖3可知,圖1反應后的溶液中溶質是______ (填化學式)。
(3)c點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是______(填化學式)。
(4)若將圖1反應后的溶液調節(jié)至中性,在沒有指示劑的情況下,應加入的物質是______(填序號)。
A.CaO B.Ca(OH)2 C.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多角度認識物質的變化,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化學知識。
(1)從微觀角度:(圖1為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微觀上看,該化學變化中發(fā)生根本改變的微粒是___________(選填“原子”或“分子”)。
②參加反應的A2與B2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shù)比為_______________。
(2)從能量變化角度:(借用圖2裝置分別進行下列實驗,認識物質變化中的能量變化)
①往燒杯中加人一定量生石灰會引起白磷燃燒,從燃燒條件分析,此時生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②將一定量的下列某物質溶于燒杯中的冷水,其中能引起白磷燃燒的是______(選填字母序號)。
A.氯化鈉 B.硝酸銨
C.濃硫酸 D.氫氧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右圖所示。
(1)℃時,A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2)將℃時B的飽和溶液升高溫度至
℃,所得溶液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
(3)將℃時A的飽和溶液冷卻到
℃,溶液的濃度會_______ (填“變大”或“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jù)所學知識并結合如圖1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_____②_____。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_____(填標號)裝置和D裝置的組合,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能用D裝置收集氧氣,原因_____。若選用圖2所示裝置替代D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_____(填“a”或“b”)端導入。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是_____。實驗完畢后的操作是先_____后_____。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可選用_____(填標號)裝置和C裝置的組合,氧氣驗滿的方法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的化學實驗操作對實驗結果及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點燃酒精燈B.
氧氣驗滿
C. 液體加熱D.
聞氣體氣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有多種方法,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在燃燒匙內盛過量紅磷,點燃紅磷后立即插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紅磷燃燒的現(xiàn)象是_____,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待紅磷火焰熄滅,集氣瓶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該實驗除了得出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之外,還能得出氮氣具有的性質是_____;(任寫一點);若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則可能的原因是_____;(任寫一點).若測得的氧氣含量偏大,原因可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常見金屬D的制取與轉化關系如下(有些反應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填空:
(1)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
(2)上圖中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物質的一條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