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生活中的化學--“衣食住行,柴米油鹽”
(1)衣:日常生活中如果將深顏色衣服和淺顏色衣服浸泡在一起洗滌,常會使淺色衣服染上深顏色.這是因為深色染料中的
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用分子的基本性質解釋)
(2)食:為防止食品因受潮而變質,常在包裝袋中放入的干燥劑是
生石灰或氧化鈣
.(寫名稱)
(3)�。盒路垦b修之后,除了常開窗通風換氣之外,有時還在房間內放置一些活性炭.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性
去除甲醛等有害氣體.
(4)行:春天是郊外踏青的好時節(jié),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車,你回來進行清洗后是如何防銹的
A、B
.(填字母)
A、立即晾曬干 B、鏈條傳動部件涂上油 C、刷油漆
(5)柴:我國是世界產煤大國,但含硫煤燃燒排放的SO
2會引起“酸雨”現象.為減少大氣污染,某發(fā)電廠采用了“石灰固硫法”,即向煤中摻入熟石灰,用來吸收SO
2.寫出“石灰固硫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SO2=CaSO3+H2O
.
(6)米:為了防治病蟲害,提高糧食產量,農民常使用各種農藥.其中農藥波爾多液不能用鐵桶盛放的原因是
鐵因能和硫酸銅溶液反應而使藥效降低
.
(7)油:碗碟上的油污用自來水很難洗凈,往水中滴加少量洗滌劑后,就很容易洗凈,說明洗滌劑具有
乳化
功能.
(8)鹽:在我國青海地區(qū)有一種說法,冬天撈堿,夏天曬鹽.其中“夏天曬鹽”的化學原理是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