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炭在空氣中不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2C+O2
 點燃 
.
 
2CO
2C+O2
 點燃 
.
 
2CO
分析:木炭在空氣中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解答:解:木炭在空氣中不充分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C+O2
 點燃 
.
 
2CO.
故答案為:2C+O2
 點燃 
.
 
2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學生根據(jù)反應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的能力,化學方程式書寫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錯誤有不符合客觀事實、不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不寫條件、不標符號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結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zhì)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zhì)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
 
(填化學式),木炭燃燒釋放出“燃素”的化學方程式為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nèi)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
 
.氫氧化鋁能阻燃的原因是
 

(3)人們對燃燒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請根據(jù)下列事實,對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zhì)燃燒條件提出新的認識.
①CO的含量小于12.5%時,在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
 

②木炭在氧氣濃度低于14%的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
 

③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新認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8、在我省舉行的初中化學實驗創(chuàng)新競賽中,我市教師設計了下面一個實驗并獲得大獎,讓我們一起來分享:
實驗裝置:

實驗操作:
1.用一個小集氣瓶集滿一瓶氧氣,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觀察到,說明氧氣具有
支持燃燒
的性質(zhì);
2.將另一個“空”集氣瓶倒扣在裝氧氣的集氣瓶上,瓶口相接,等待4-5分鐘;
③然后將上面的“空”集氣瓶用玻璃片蓋好取下來,再將帶火星的小木條分別伸入兩個集氣瓶內(nèi),觀察到和步驟①同樣的現(xiàn)象.
實驗結論及應用:該實驗說明分子
分子能不斷運動
;請你再列舉一個能用該結論解釋的生活中的現(xiàn)象
打開汽油瓶蓋能聞到汽油的氣味等

評價:該實驗比課本氨分子運動的實驗突出的優(yōu)點是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舊知識探究新知識;環(huán)保;操作簡單;趣味性;保護學生的健康

反思:純氧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反之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
不一定
(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純氧.
再探究:針對上述物質(zhì)燃燒劇烈問題,我設計的方案是:
操作步驟
將等質(zhì)量相同的木炭點燃后分別放入盛有空氣和氧氣的集氣瓶中,

現(xiàn)象
在氧氣中比在空氣中燃燒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結合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zhì)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zhì)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發(fā)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填化學式)
Fe3O4
Fe3O4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nèi)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
充足的氧氣
充足的氧氣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
2Al(OH)3
  △  
.
 
Al2O3+3H2O
2Al(OH)3
  △  
.
 
Al2O3+3H2O

(3)人們對燃燒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根據(jù)下列事實,對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zhì)燃燒條件提出新認識.
1.CO含量小于12.5%時,在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
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
可燃物燃燒需要達到一定的濃度

2.木炭在氧氣濃度低于14%的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
只有氧氣達到一定濃度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只有氧氣達到一定濃度時,可燃物才能燃燒

3.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新認識: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燃燒不一定需要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結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zhì)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zhì)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________(填化學式),木炭燃燒釋放出“燃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nèi)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________.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氫氧化鋁能阻燃的原因是________.
(3)人們對燃燒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請根據(jù)下列事實,對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zhì)燃燒條件提出新的認識.
①CO的含量小于12.5%時,在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________.
②木炭在氧氣濃度低于14%的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________.
③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新認識: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廈門 題型:問答題

結合下列材料填空:
材料一  1703年,德國化學家施塔爾系統(tǒng)提出燃素學說,認為物質(zhì)可以燃燒是因為它們含有燃素.如木炭和金屬燃燒釋放出“燃素”后,就剩下了失去“燃素”的死灰.但是,人們始終沒有找到“燃素”.
材料二  1774年,法國科學家拉瓦錫發(fā)現(xiàn)了氧氣并研究其在燃燒中的作用.提出了氧化學說,認為燃燒是物質(zhì)與空氣中氧氣發(fā)生發(fā)光放熱的劇烈反應.初步揭開了燃燒的神秘面紗.
(1)材料一中,金屬鐵在氧氣中燃燒后失去“燃素”的“死灰”是______(填化學式),木炭燃燒釋放出“燃素”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2)燃燒條件是“氧化學說”的重要內(nèi)容,翔安海底隧道采用了多種控制燃燒的措施.
①確保良好的通風,除能保證人的安全外,還能使通過隧道的車內(nèi)汽油充分燃燒,這是考慮到充分燃燒需要______.
②隧道使用了氫氧化鋁阻燃材料,它在受熱時分解成水蒸氣和耐高溫的氧化鋁,化學方程式為______.氫氧化鋁能阻燃的原因是______.
(3)人們對燃燒的認識是不斷發(fā)展的,請根據(jù)下列事實,對初中化學所學的物質(zhì)燃燒條件提出新的認識.
①CO的含量小于12.5%時,在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______.
②木炭在氧氣濃度低于14%的空氣中,達到著火點也不會燃燒.
新認識:______.
③鈉可在氯氣中燃燒,鎂可在二氧化碳中燃燒.
新認識: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