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的某些性質(zhì)利用數(shù)字化傳感器測得燒杯中溶液pH的變化圖象進行相關探究。

[提出問題]它們?nèi)芤旱乃釅A性及與酸反應時溶液的pH如何變化?

[實驗探究1]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加入幾滴紫甘藍汁液,同時用蒸餾水進行對比實驗,觀察并記錄現(xiàn)象如下:

液體名稱

蒸餾水

碳酸氫鈉溶液(A)

碳酸鈉溶液(B)

氫氧化鈉溶液(C)

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藍紫色

藍色

綠色

黃色

查閱資料:

pH

7.5~9

10~11.9

12~14

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藍色

綠色

黃色

[得出結(jié)論1]三種溶液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AB、C表示)

[實驗探究2]甲同學在燒杯溶液中加入約5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此時溶液由_______變?yōu)?/span>____________色。乙同學使用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和一定濃度的鹽酸反應,得到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得出結(jié)論2]①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zhì)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圖中c點所示溶液呈堿性

B圖中a點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只有NaCl

C該實驗是將氫氧化鈉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鹽酸的燒杯中

Da點到b點的pH變化過程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答案】CBA 無色 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水分子 D

【解析】

[得出結(jié)論1]

碳酸氫鈉溶液滴加指示劑后變色為藍色(其pH范圍為7.59),碳酸鈉溶液滴加指示劑后變色為綠色(其pH范圍為1011.9),氫氧化鈉溶液滴加指示劑后變色為黃色(其pH范圍為1214),因此三種溶液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CBA;

[實驗探究2]

無色酚酞遇堿變紅,向氫氧化鈉溶液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得出結(jié)論2]

①氫氧化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zhì)是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jié)合生成水分子;

A.圖中c點所示溶液的pH7,呈酸性,故錯誤;

B.圖中a點所示溶液的pH7,溶液顯堿性,溶液中含有的溶質(zhì)是NaOHNaCl,故錯誤;

C.由圖象可知,溶液的pH是由大于7到等于7,最后小于7,所以該實驗是將鹽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故錯誤;

D.由ab點的pH值的變化是從大于7逐漸的減小到等于7,可以說明酸和堿發(fā)生了中和反應,故正確。故選:D。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如圖所示的轉(zhuǎn)盤中,序號①—④分別代表碳酸鈉、硫酸、硫酸銅、氫氧化鈣四種物質(zhì)中的一種,其中③和④是配制農(nóng)藥波爾多液的成分,且圖中相鄰的物質(zhì)(或其溶液)在常溫下能相互發(fā)生化學反應。

1)硫酸應位于轉(zhuǎn)盤上__________(填序號)處的位置。圖中④代表的物質(zhì)是一種_______(填“酸”“堿”或“鹽”)。

2)②與③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與③___________(填“能夠”或“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

4)下列物質(zhì)能替代轉(zhuǎn)盤上“鐵”的位置的是________(填標號)。

A B C 氫氧化鈉 D 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請按要求將下列各組物質(zhì)的化學式填寫到橫線上(每空填一個):

A熟石灰 B氯化鈉 C氫氧化鈉 D稀鹽酸 E碳酸鈉

①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爾多液的是_____

②候氏制堿法中的_____;

③可用來除去熱水瓶中水垢的是_____

2)進行如圖實驗,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

①能產(chǎn)生氣泡的是_____(填序號)。

②能證明 C 中發(fā)生反應的現(xiàn)象是_____

E 燒杯中的物質(zhì)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校化學興趣小組學習了氣體的制取和收集后,對相關知識進行總結(jié),請你一起參與,并完成下面內(nèi)容。

1)寫出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2)請寫出實驗室制取氫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若要控制產(chǎn)生氫氣的速率,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 。

3)實驗室現(xiàn)用F裝置制取二氧化碳。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活塞K,將干燥管放入帶有水的燒杯中,若觀察到_________________,則表明該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②將裝有石灰石的干燥管放入裝有稀鹽酸的燒杯內(nèi),同時打開活塞K,干燥管內(nèi)發(fā)生反應;一段時間后,關閉活塞K,反應停止,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中,小紅誤將氫氧化鈉溶液當成酸滴加到金屬鋁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也有氣泡產(chǎn)生,為了解該氣體的成分,實驗小組進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小紅猜想是氧氣;小敏猜想是氫氣;小雨猜想是二氧化碳。其他同學認為小雨的猜想是錯誤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利用圖所示的裝置分別進行實驗

1)小紅:反應一段時間后,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a處,觀察到_______________,則她的猜想錯誤。

2)小敏:①用圖所示裝置干燥從a導管出來的氣體,將管口a_______(填“b”或“c”)端管口連接。

②反應一段時間,點燃干燥的氣體,通過對現(xiàn)象的分析,得出他的猜想正確。

(得出結(jié)論)鋁和氫氧化鈉反應生產(chǎn)氫氣和偏鋁酸鈉(NaAl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 。

(交流討論)有同學認為,小敏的實驗方案有欠缺,步驟②中存在安全隱患,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些物質(zhì)間轉(zhuǎn)化關系(“→”表示物質(zhì)之間存在轉(zhuǎn)化關系)。其中A、B是由相同元素組成的無色液體,且A具有消毒殺菌作用; C、F為氣體單質(zhì),F是空氣中含量最高的氣體: D、E為固體,D呈紅棕色,E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G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00;組成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為3:2�;卮鹣铝袉栴}:

1)①中D的作用是________;G的化學式____;

2)②處利用______不同 (填序號: A.沸點B.密度C.溶解性),分離得兩種氣體: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4MNH3可生成尿素[CO(NH2)2],則參加反應的MNH3的質(zhì)量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艾鈹戞幊閸婃鎱ㄧ€靛憡宕叉慨妞诲亾闁绘侗鍠涚粻娑樷槈濞嗘劖顏熼梻浣芥硶閸o箓骞忛敓锟�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柟闂寸绾惧綊鏌熼梻瀵割槮缁炬崘顕ч埞鎴︽偐閸欏鎮欑紓浣哄閸ㄥ爼寮婚妸鈺傚亞闁稿本绋戦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