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 | C3H8O | O2 | H2O | CO2 | X |
反應前質量/g | 6.0 | 12.8 | 0 | 0 | O |
反應后質量/g | 0 | 0 | 7.2 | 8.8 | a |
A. | 表中a的值為3.8 | B. | 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 ||
C. | X可能含有氫元素 | D. | 若氧氣的質量是14.4g,則無X生成 |
分析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由物質質量的增減量可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從而得出a的值,再根據物質的化學式和物質的質量可確定X的元素組成.
解答 解:A、由表中數據分析可知,反應前后,丙醇的質量減少了6.0g,故丙醇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丙醇的質量為6.0g;同理可以確定氧氣是反應物,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量為12.8g;水是生成物,生成的水的質量為7.2g;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8.8g;由質量守恒定律,X應是生成物,且生成的X的質量為6.0g+12.8g-7.2g-8.8g=2.8g,故表中a的值為為0g+2.8g=2.8g;故選項說法錯誤.
B、由A選項分析可知,X的質量增加,故一定不是該反應的催化劑,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反應前后元素質量不變,反應物丙醇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6.0g×$\frac{1×8}{12×3+1×8+16}$=0.8g,生成物水中含氫元素的質量為7.2g×$\frac{1×2}{1×2+16}$=0.8g,氫元素的質量相等,故X中不含氫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丙醇完全燃燒的方程式2C3H8O+9O2$\frac{\underline{\;點燃\;}}{\;}$6CO2+8H2O可知,參加反應的丙醇和氧氣的質量比為15:36,則6.0克丙醇完全反應,所需氧氣的質量為14.4g;則若氧氣的質量是14.4g,則無X生成,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質量守恒定律的應用,解題的關鍵是分析表中數據,靈活運用質量守恒定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裝置甲 | 裝置乙 | |
通氣前質量 | 200g | 180g |
通氣后質量 | 203.6g | 184.4g |
A. | CH4 | B. | C2H4 | C. | C2H5OH | D. | CH3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滅火實例 | 滅火原理 |
A | 住宅失火時,消防隊員用水滅火 | 降低可燃物的著火點 |
B | 酒精在桌上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 | 隔絕空氣或氧氣 |
C | 炒菜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熄 | 隔絕空氣或氧氣 |
D | 撲滅森林火災時,設置隔離帶 | 可燃物與燃燒物隔離 |
A. | ![]() 住宅失火 | B. | ![]() 酒精在桌上著火時,用濕抹布蓋滅 | ||
C. | ![]() 炒菜油鍋著火時,用鍋蓋蓋熄 | D. | ![]() 撲滅森林火災時,設置隔離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物質 | MgSO4 | Na2SO4 | (NH4)2SO4 | H2SO4 |
溶解度 | 35.1g | 19.5g | 75.4g | 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幾滴NaOH(合理答案均可)溶液 |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①成立 |
②用玻璃棒蘸取少許原溶液滴在pH試紙上,并跟標準比色卡對照 | 溶液pH小于7 | 猜想③成立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試管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并加熱,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試管口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 猜想④成立,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H4)2SO4+2NaOH$\frac{\underline{\;\;△\;\;}}{\;}$Na2SO4+2NH3↑+2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銅粉 | B. | 鐵粉 | C. | 銅粉和鐵粉 | D. | 氫氧化銅和鐵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干水是一種混合物 | |
B. | 干水吸收CO2的過程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 | |
C. | 干水和干冰都是氧化物 | |
D. | 干水中的水分子和普通的水分子化學性質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太陽”相當于一個原子 | B. | “太陽”中肯定有八個質子 | ||
C. | “太陽”中肯定有八個中子 | D. | 太陽系相當于一個碳原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 B. | 該金屬可能是鋅 | ||
C. | R的活潑性比Ag弱 | D. | R(NO3)3不溶于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