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鹽酸、溶液、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種溶液會產生不同的現(xiàn)象

[  ]

A

BNaOH

C

D

答案:D
解析:

解析:向HCl、溶液、溶液中加入溶液會產生不同現(xiàn)象,與這三種溶液均發(fā)生反應,反應方程式如下:,

,

,從方程式就可以看出HCl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溶液反應產生藍色絮狀沉淀.所以選D.選項A與鹽酸、不反應,無明顯現(xiàn)象.選項BNaOHHCl、都無明顯現(xiàn)象.選項CHCl、溶液反應均產生白色沉淀.所以A、B、C選項均錯誤.


提示:

點撥:解此題的關鍵問題在于使反應產生不同現(xiàn)象.如有氣體、有不同顏色的沉淀產生、溶液顏色有明顯變化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高新區(qū)二模)某化學興趣小組對一包干燥的紅色粉末組成進行探究,該紅色粉末可能由Cu、Fe2O3兩種固體中的一種或兩種組成.
[提出猜想]紅色粉末可能是:①Cu       ②Fe2O3    ③Cu和Fe2O3
[查閱資料](1)白色無水CuSO4遇水變藍
(2)Cu在FeCl3溶液中發(fā)生反應:2FeCl3+Cu═2FeCl2+CuCl2
[實驗探究]
[甲組同學]:定性檢測該紅色粉末的物質組成
(1)小云取少量紅色粉末于試管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充分振蕩后觀察,發(fā)現(xiàn)固體全部溶解,得有色溶液.則猜想
一定不成立,其中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

(2)小偉向小云得到的有色溶液中插入一根潔凈的鐵絲,反應充分后,觀察到
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
鐵絲表面有紅色物質生成
現(xiàn)象,得出猜想③成立.
[乙組同學]:定量測定該紅色粉末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
實驗步驟:小晨稱取該紅色粉末5.0g裝入硬質玻璃管中,按下圖進行實驗.開始時緩緩通入CO氣體,過一段時間后再高溫加熱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完全后,停止加熱,仍繼續(xù)通CO氣體直至玻璃管冷卻.反應前后稱量相關物質的總質量(裝置內空氣中的水蒸氣、CO2忽略不計),其數(shù)據(jù)如下表:
反應前 反應后

玻璃管和紅色粉末的總質量為48.3g 玻璃管和固體物質的總質量為47.1g

洗氣瓶和瓶中所盛物質的總質量為258.6g 洗氣瓶和瓶中所盛物質的總質量為261.9g
[交流討論]
(1)在裝置A中先通CO氣體的目的是
排盡玻璃管內的空氣
排盡玻璃管內的空氣
.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2)根據(jù)上述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紅色粉末中氧化鐵的質量分數(shù)為
80%
80%

(3)從環(huán)保角度看上述裝置有嚴重不足之處.你認為應該如何改進?
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在導管口放點燃酒精燈,將一氧化碳燒掉;
缺少尾氣處理裝置;在導管口放點燃酒精燈,將一氧化碳燒掉;

[拓展延伸]對實驗后B裝置洗氣瓶內溶液中是否有NaOH 剩余做進一步探究
實驗步驟:小淵同學取該洗氣瓶內溶液50克,逐滴加入質量分數(shù)為7.3%的稀鹽酸至無氣泡冒出為止,共用去稀鹽酸60克,所得溶液質量為107.8克.試計算:
(1)該洗氣瓶內溶液中碳酸鈉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2)50克該洗氣瓶內溶液中剩余的氫氧化鈉質量為
0.8
0.8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懷柔區(qū)二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將PH試紙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滴在試紙上,將試紙顏色與比色卡對照讀出pH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鹽酸過量,這時溶液呈酸性,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滴加鹽酸,可觀察到紅色逐漸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除氧和隔氧
除氧和隔氧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
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xiàn)象
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幾滴酚酞試液,可觀察到溶液先變紅色,過一會紅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進行稀釋,觀察現(xiàn)象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
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溶液呈紅色不消失.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U型管中液面左低右高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

(3)關于實驗中的細節(jié)和意外情況:
①實驗中,稀鹽酸必須用膠頭滴管逐滴滴加,這樣做的目的是
防止稀鹽酸過量
防止稀鹽酸過量

②實驗過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這樣做的目的是
使反應充分
使反應充分

③在實驗過程中意外發(fā)現(xiàn)有氣泡出現(xiàn),你認為原因是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碳酸鈉

④發(fā)現(xiàn)盛放NaOH溶液的試劑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現(xiàn)了白色粉末.他們依據(jù)所學的化學知識,對這種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NaOH;你認為:②可能是
Na2CO3
Na2CO3
; ③可能是
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NaOH與Na2CO3的混合物

(4)為了進一步研究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取了13.3g氫氧化鈉固體樣品加適量的水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200g10%的稀鹽酸,使其充分反應,生成二氧化碳2.2g.求:
(1)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
(2)和氫氧化鈉反應的鹽酸的質量;
(3)在圖2中畫出以縱坐標表示二氧化碳質量,橫坐標表示鹽酸的質量的關系圖.(已知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3?常熟市模擬)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常伴隨有明顯的現(xiàn)象,但有些化學反應卻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某興趣小組同學為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1)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正確的操作是:
將pH試紙放在潔凈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許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將pH試紙放在潔凈的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許待測液涂在pH試紙上,再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2)簡述強調“測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排除是因為加入鹽酸使溶液變稀而導致pH減小的因素
排除是因為加入鹽酸使溶液變稀而導致pH減小的因素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溶液顯紅色,然后再不斷滴加鹽酸,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紅色消失,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意外現(xiàn)象: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成了紅色,過了一會兒紅色就消失了.該小組對這種意外現(xiàn)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使紅色消失;
②可能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使紅色消失.
(1)為驗證猜想①,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將配制的氫氧化鈉溶液加熱,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卻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實驗中“加熱”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防止溶液中溶入氧氣或除去溶液中的氧氣
防止溶液中溶入氧氣或除去溶液中的氧氣
.實驗結果表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氧氣無關.
(2)為驗證猜想②,該組同學做了如下實驗: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發(fā)現(xiàn)溶液也呈現(xiàn)紅色,由此可得出以下兩點結論:
結論1:說明Na2CO3溶液呈
性;
結論2:說明酚酞溶液紅色消失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
無關
無關
(填“有關”或“無關”).
(3)該小組同學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氫氧化鈉溶液濃度很大時,就會出現(xiàn)上述意外現(xiàn)象.請設計實驗證明該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濃度過大:①實驗方法:
取稀的氫氧化鈉溶液溶液滴入酚酞
取稀的氫氧化鈉溶液溶液滴入酚酞
,②觀察到的現(xiàn)象
觀察到紅色不再消失
觀察到紅色不再消失

方案三:化學反應中通常伴隨有能量的變化,可借助反應前后的溫度變化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如果NaOH溶液與稀鹽酸混合前后溫度有變化,則證明發(fā)生了化學反應.
該組同學將不同濃度的鹽酸和NaOH溶液各10mL混合,用溫度計測定室溫下混合前后溫度的變化,并記錄了每次混合前后溫度的升高值△t(如下表).
編號 鹽酸 NaOH溶液 △t/℃
1 3.65% 2.00% 3.5
2 3.65% 4.00% x
3 7.30% 8.00% 14

(1)表中x=
7
7

(2)某同學在沒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通過如圖1所示裝置完成了實驗.則該同學根據(jù)
U形管左側液面降低
U形管左側液面降低
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但有同學認為單憑此現(xiàn)象不足以說明該反應放熱,其理由是
從分液漏斗內滴下的液體也會使燒瓶內氣壓增大而使U形管內出現(xiàn)液面差
從分液漏斗內滴下的液體也會使燒瓶內氣壓增大而使U形管內出現(xiàn)液面差

(3)對上述過程采用微觀模型加以認識,如圖2:
①氫氧化鈉溶液與鹽酸反應中消失的離子有:
H+和OH-
H+和OH-

②上圖微觀模型所反映的NaCl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保留至0.1%):
28.9%
2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5?貴陽)在一次化學實驗課上,老師讓同學們對兩個實驗進行探究.
實驗一:探究氫氧化鈉溶液中是哪一種粒子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猜想]可能是水分子、鈉離子或氫氧根離子使無色酚酞溶液變色.
[實驗]
(1)在第一支試管中加入約2mL蒸餾水,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現(xiàn)象:溶液不變色;
(2)在第二支試管中加入約2mL氯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現(xiàn)象:
溶液不變色
溶液不變色
;
(3)在第三支試管中加入約2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現(xiàn)象:
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溶液由無色變?yōu)榧t色

[結論]
NaOH溶液中是OH-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
NaOH溶液中是OH-使無色酚酞溶液變?yōu)榧t色

實驗二:用注射器向充滿某種氣體的軟塑料瓶中注入一種液體(如圖),振蕩,發(fā)現(xiàn)塑料瓶變癟,探究氣體和液體可能是什么物質?
[猜想]氣體和液體可能是
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
CO2和NaOH溶液(合理均可)
(寫一組即可).
[實驗]用試管取少量實驗后塑料瓶中的溶液,加入試劑
鹽酸
鹽酸
,產生相應的現(xiàn)象,其化學方程式為
Na2CO3+2HCl=2NaCl+CO2↑+H2O
Na2CO3+2HCl=2NaCl+CO2↑+H2O

[評價]上述實驗完成后,能否驗證你的猜想
不能
不能
,理由是
因上述實驗只能驗證氣體可能是CO2,而不能確定是何堿液
因上述實驗只能驗證氣體可能是CO2,而不能確定是何堿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09年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中考二;瘜W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邗江區(qū)二模)物質之間發(fā)生化學反應時,常伴隨有明顯的現(xiàn)象,但有些化學反應卻觀察不到明顯的現(xiàn)象.某班同學為證明NaOH能與稀鹽酸發(fā)生中和反應,從不同角度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
【方案一】:先在NaOH稀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試液,溶液顯______色,然后再滴加鹽酸,當觀察到______,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當?shù)玫綗o色溶液時,小虎認為這時酸與堿恰好完全反應.小英卻認為這時還應該存在的另一種情況是______.接著老師又提出問題:紅色消失一定證明是酸與堿發(fā)生中和反應嗎?他們經(jīng)過討論認為也可能是酚酞與酸反應而褪色.這時應在溶液中再滴加______溶液,若有______現(xiàn)象,則證明不是酚酞與酸反應而褪色.
【方案二】:用pH試紙測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鹽酸,并不斷振蕩溶液,同時測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測得的pH逐漸變小且小于7,則證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化學反應.這時小虎又提出疑問:pH逐漸變小,可能是由于溶液稀釋造成的,不能說明一定發(fā)生了反應.小全對小虎的疑問進行了反駁,他的理由是:______.
測定溶液的pH時,需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試紙,用______把待測液滴在pH試紙上,過一會兒,將試紙的顏色與______比較,從而得出溶液的pH.若對一未知溶液用濕潤的pH試紙來測定溶液的pH,則測定的結果會______.
A.偏大,B.偏小,C.不變,D.以上三種可能都有
【方案三】:在試管中放入一粒NaOH固體,然后加入稀鹽酸.
小華看到氫氧化鈉固體消失了,認為發(fā)生了反應.而小全想了想之后卻不同意小華的觀點,小全的理由是:______.小明用手摸了摸試管外壁,試管比較熱,他認為不僅說明它們發(fā)生了反應,而且是放熱反應.小全思考之后仍然不同意小明的觀點,小全的理由是:______.
乙同學和丙同學各設計了一個裝置(見右圖),都說在不使用溫度計的情況下可以判斷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中和反應.分析說明:______(填序號)裝置更合理,理由是______.若選用合理的裝置進行實驗,當出現(xiàn)______現(xiàn)象時,可以說明NaOH溶液與稀鹽酸發(fā)生了反應.
【方案四】:可以通過測定反應前的物質不存在來判斷反應的發(fā)生.將一定量的稀鹽酸溶液平均分為兩份,一份直接加入鋅粒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向另一份中先加入過量的NaOH溶液,再加入鋅粒中,觀察到______現(xiàn)象,說明NaOH溶液和HCl溶液發(fā)生了反應.鋅粒與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方案五】:定量研究是化學研究中的一種重要的方法.一同學將200 mL稀鹽酸平均分成兩份,其中一份直接加入到w g的CaCO3中,充分反應后收集到V1體積的CO2;向另一份中先滴加一定量的NaOH溶液,充分反應后,也加入到w g的CaCO3中,反應后收集到V2體積的CO2.如果V1______V2(填“>”或“<”或“=”)也能說明NaOH溶液和HCl溶液發(fā)生了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