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jù)水的凈化方法的原理分析解答;
(2)根據(jù)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公式計算;
(3)①根據(jù)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水進行分析;
②根據(jù)除雜質(zhì)的注意事項: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需要的物質(zhì)反應,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
③根據(jù)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分析;
④根據(jù)污染、經(jīng)濟價值方面解釋.
解答 解:(1)A、過濾是除去不溶性雜質(zhì)的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故A錯誤;
B、吸附是除去水中色素、異味等不溶性雜質(zhì)的一種方法,不能除去水中的氯化鈉、氯化鎂等可溶性鹽,故B錯誤;
C、沉降是使大顆粒不容物快速沉淀下來,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質(zhì),故C錯誤;
D、蒸餾是通過加熱的方法將水變成水蒸氣,再冷凝成水的方法,可以得到最純的蒸餾水,故可將水淡化,故D正確;
故選:D;
(2)重水中的重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2,則氧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16×1}{2×2+16×1}$×100%=80%;
(3)①氫氧化鎂為白色沉淀,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
②粗鹽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雜質(zhì),所加試劑的順序是加稍過量的Ba(OH)2溶液,除去MgSO4,再加稍過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Cl2,最后加適量的鹽酸,中和前后過量的Ba(OH)2和Na2CO3;
③第Ⅲ歩反應是碳酸氫鈉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碳酸鈉、水和二氧化碳,化學方程式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④在海邊用貝殼作原料制生石灰,比用石灰石作原料的優(yōu)點既可減少貝殼污染又可提高經(jīng)濟效益.
故答案為:(1)D;
(2)80%;
(3)①稀鹽酸(或HCl);
②cba;
③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④減少貝殼污染(或提高經(jīng)濟效益、減少資源浪費等).
點評 本題考查較綜合,涉及內(nèi)容較多,為常見題型,利用所學知識結合流程圖信息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空氣中各成分按體積分數(shù)計算,大約含有78%的氮氣、21%的氧氣、0.94%的稀有氣體、0.03%的CO2以及0.03%的其他氣體和雜質(zhì) | |
B. | 氮氣是一種化學性質(zhì)比較活潑的氣體 | |
C. | 潔凈的空氣是純凈物 | |
D. |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氣中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 |
B. | NaClO2是由NaCl和O2構成的 | |
C. | NaClO2中鈉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約為25.4% | |
D. | NaClO2中鈉、氯、氧原子個數(shù)比為1: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 | 試管1 | 試管2 | 試管3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xiàn)象 | 鐵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較慢,溶液變?yōu)闇\綠色 | 鉻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較快,溶液變?yōu)樗{色 | 無明顯現(xiàn)象發(fā)生(或無氣泡生成,溶液也不變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