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學用語是研究化學的工具,用符號表示:
(1)兩個氧原子2O;          (2)氫元素H;
(3)硅原子Si;                 (4)兩個鎂離子2Mg2+

分析 (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2)書寫元素符號時應注意:①有一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要大寫;②由兩個字母表示的元素符號,第一個字母大寫,第二個字母小寫.
(3)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4)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

解答 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2個氧原子表示為:2O.
(2)氫元素的元素符號為:H.
(3)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表示多個該原子,就在其元素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硅原子表示為:Si.
(4)由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shù),數(shù)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略.若表示多個該離子,就在其離子符號前加上相應的數(shù)字,故兩個鎂離子可表示為:2Mg2+
故答案為:(1)2O;(2)H;(3)Si;(4)2Mg2+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常見化學用語(元素符號、原子符號、離子符號等)的書寫方法等是正確解答此類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區(qū)分下列各組物質(zhì),所用方法不可行的是(  )
選項需區(qū)分的物質(zhì)所用方法
A白酒和白醋聞氣味
B黃銅和黃金觀察顏色
C氧氣和二氧化碳用燃著的木條
D水和過氧化氫溶液加二氧化錳后觀察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三效催化轉(zhuǎn)換器”可將汽車尾氣中有毒氣體處理為無毒氣體.如圖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種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B.化學變化前后物質(zhì)種類一定改變
C.原子在化學變化中不可分D.化學變化前后原子種類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小林查閱資料獲得有關(guān)物質(zhì)燃燒的新信息:
   (1)2Na+C12$\frac{\underline{\;點燃\;}}{\;}$2NaCl   (2)2Mg+CO2$\frac{\underline{\;點燃\;}}{\;}$2MgO+C
由此形成以下幾點認識:①反應(2)屬于置換反應  ②燃燒不一定要有氧氣參與   ③使用CO2滅火應有所選擇.其中正確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①C.只有①③D.①②③全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對于化學方程式含義的表達中,不正確的是(  )
A.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B.表示反應條件
C.表示各物質(zhì)的質(zhì)量比D.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我國古代文明成就中沒有利用到化學變化的是( 。
A.
        造紙術(shù)
B.
      指南針
C.
  司母戊鼎
D.
      萬里長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所示的是電解水實驗裝置,通電一段時間后,在兩個試管中分別收集到氣體a和氣體b,請回答:
(1)電解水時,將電能轉(zhuǎn)化為化學能.
(2)氣體a為氫氣;
(3)反應的文字表達式是水$\stackrel{通電}{→}$氫氣+氧氣;
(4)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
(5)在電解水的過程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D;
A.水分子發(fā)生了改變
B.氫原子和氧原子沒有發(fā)生變化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學性質(zhì)
D.水分子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構(gòu)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夜晚霓虹燈呈現(xiàn)出五顏六色的光芒是因為其中填充了(  )
A.氮氣B.氧氣C.稀有氣體D.水蒸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
(2)軍事上用金屬鎂燃燒作照明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