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0.某興趣小組在制取氧氣的實驗過程中,小芳在實驗時,誤把氧化銅當作二氧化錳放入加熱,結果發(fā)現(xiàn)也能較快產生氧氣,于是進行如下探究:
【猜想Ⅰ】除二氧化錳、氧化銅外,氧化鐵(Fe2O3)也可以作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
【設計實驗】
按下表進行實驗,并測定開始產生氣體時的溫度(開始產生氣體的溫度越低,表示反應速度越快).
實驗編號實驗藥品分解溫度(℃)
氯酸鉀580
氯酸鉀和二氧化錳(質量比1:1)350
氯酸鉀和氧化銅(質量比1:1)370
氯酸鉀和氧化鐵(質量比1:1)390
【數(shù)據(jù)和結論】
(1)選取實驗①①(填寫試驗編號)進行對比,可以證明猜想Ⅰ合理;
(2)實驗所用的三種物質中,催化效果最好的是②二氧化錳.
【反思】
(3)若要證明氧化鐵是該反應的催化劑,還需要在實驗丁中的剩余物加入氯酸鉀,再次加熱,并測定開始產生氣體時的溫度.以上操作是驗證氧化鐵在化學反應前后的③質量是否改變.除此之外,還需要驗證④化學性質是否改變(不要填寫具體的操作)小林在實驗時,聯(lián)想到了漁民用過氧化鈣(CaO2)增加魚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過氧化鈣與水反應可制取氧氣.
實驗裝置實驗主要過程
第一步,檢查裝置氣密性.
第二步,加入過氧化鈣和水后,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放出,在導管口幾乎收集不到氣體.該裝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氣瓶中只收集到極少量氣體,震蕩試管后仍有少量細小氣泡緩慢放出.
實驗結論:過氧化鈣與水反應⑤不能(填“能”或“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
【分析與反思】
(1)過氧化鈣與水反應雖然沒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氣,但由此實驗現(xiàn)象,小林認為漁民用過氧化鈣做增氧劑的主要原因是⑥過氧化鈣在水中持續(xù)、緩慢放出氧氣,所以可以作為增氧劑.
(2)同學們對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的生成物猜想如下:A:氫氧化鈣和氧氣  B:碳酸鈣和氧氣
你認為猜想⑦②(填序號)一定是錯誤的,理由是⑧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而反應前沒有碳元素.
(3)【計算】該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取了100克過氧化鈣來制取氧氣,試計算出100克過氧化鈣中氧元素的質量.

分析 【數(shù)據(jù)和結論】(1)比較加入氧化鐵后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的溫度與只加熱氯酸鉀時產生氧氣的溫度高低即可;
(2)根據(jù)分解溫度最低的催化效果最好解答;
【反思】(1)根據(jù)催化劑的基本概念解答.
【猜想Ⅱ】實驗結論:根據(jù)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氧氣的速率太慢進行解答;
【分析與反思】
(1)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過氧化鈣在水中反應的速度慢,持續(xù)的時間長,進行分析解答;
(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的內涵及應用回答;
(3)根據(jù)元素的質量=化合物的質量×化合物中該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來分析.

解答 解:
【猜想Ⅰ】(1)加入氧化鐵后氯酸鉀分解產生氧氣的溫度比只加熱氯酸鉀時產生氧氣的溫度低很多;故答案選①.
(2)分解溫度最低的催化效果最好,故答案:二氧化錳;
【反思】
(3)催化劑是指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不發(fā)生改變的物質,故答案:質量;化學性質是否改變;
【猜想Ⅱ】實驗結論:過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氧氣的速率太慢,所以不能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故填:不能;
【分析與反思】
(1)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過氧化鈣在水中反應的速度慢,持續(xù)的時間長,所以用過氧化鈣做增氧劑的主要原因是:過氧化鈣在水中持續(xù)、緩慢放出氧氣;故答案為:過氧化鈣在水中持續(xù)、緩慢放出氧氣,所以可以作為增氧劑;
(2)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反應物為過氧化鈣和水,②的觀點認為生成物是碳酸鈣和氧氣,這樣反應物中不含有碳元素,而生成物中含碳元素,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所以錯誤;故填:②;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而反應前沒有碳元素;
(3)100克過氧化鈣中氧元素的質量=100g×$\frac{16×2}{40+16×2}×100%$≈44.4g;故填:44.4g.

點評 本題考查知識綜合,考查的點多面廣.它不但考查了考查了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還考查了化學式的相關計算,更考查了裝置的選取方法的掌握和應用,解答此類題目時,只有抓住實驗目的、結論,前后聯(lián)系,進行細致的思考、推斷,才可準確無誤地解答出各個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在實驗室的開放日里,幾個小組的同學來到實驗桌前,桌上都擺放有下列儀器(藥品省略):

(1)第一組組長讓大家完成的第一個任務是寫出儀器的名稱,某同學完成任務的情況如圖1所示,其中名稱有錯誤的是g(填字母).
(2)第一組準備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制取氧氣,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他們選用的儀器為abcegh(填字母),此組同學還問老師要了一團棉花,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熱時高錳酸鉀進入導管.
(3)第二組同學選擇a、b、d、g組合制取氧氣,所用的氣體收集方法叫做向上排空氣法,寫出該反應的符號表達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檢驗氧氣是否集滿的方法是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復燃則已滿.
(4)第二組同學接著又做了如圖2的實驗--尋找過氧化氫分解的新催化劑.白色點滴板是帶有空穴的白色瓷板,可用作微型化學反應.在將一定量的紅磚粉、硫酸銅溶液…分別加入點滴板中,再分別滴入過氧化氫溶液(如圖所示),觀察到過氧化氫溶液產生氣泡的速率加快.據(jù)此現(xiàn)象得出結論:紅磚粉、硫酸銅溶液等也能作過氧化氫分解的催化劑.小紅認為不正確,理由一:未探究它們的質量是否不變;理由二還需證明紅磚粉、硫酸銅溶液在化學反應前后化學性質不變.白色點滴板作為反應容器的優(yōu)點有節(jié)約藥品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見圖Ⅰ)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圖(Ⅱ)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圖Ⅰ、圖Ⅱ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指出實驗中儀器的名稱:B燒杯.
(2)圖Ⅰ實驗中,該反應的反應表達式磷+氧氣$\stackrel{點燃}{→}$五氧化二磷,或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
(3)法國科學家拉瓦錫通過實驗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點空氣總體積的$\frac{1}{5}$,某同學用圖Ⅰ裝置進行驗證,實驗后發(fā)現(xiàn)氣體減少的體積大于$\frac{1}{5}$,請你幫助這位同學找出一種可能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一部分氣體留在小氣球中;
(4)圖Ⅱ實驗的操作步驟如下:
①測量實驗需要的具支試管的容積
②在干燥的具支試管中裝入紅磷,塞上橡皮塞,用小氣球密封試管的支管口.移動注射器活塞,在注射器中留有一定體積的氣體,記錄體積后插入橡皮塞中,根據(jù)酒精燈高度,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
③用酒精燈在紅磷部位加熱,加熱時不斷推拉注射器.
④停止加熱后,待試管冷卻至室溫,注射器活塞穩(wěn)定后,記錄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
(5)根據(jù)圖Ⅱ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①在實驗加熱過程中,具支試管上的小氣球作用是防止橡皮塞飛出
②假設具支試管的容積為50mL,反應前注射器中氣體的體積為20mL,停止加熱后,等具支試管冷卻至室溫,活塞將從20mL刻度處慢慢前移到約為6mL刻度處才停止
③下列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ac(填序號)
a、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底部均勻受熱
b、注射器中預先不留一定體積的氣體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c、反應停止具支試管冷卻后,將氣球內的氣體全部擠入注射器內
d、實驗中不必要不斷推拉注射器
(6)對照圖Ⅰ實驗,你認為圖Ⅱ實驗的優(yōu)點是(回答一點即可)測定結果更準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鋁與足量稀硫酸反應產生硫酸鋁和氫氣,反應產生2g氫氣時消耗鋁的質量為(  )
A.9gB.12gC.18gD.2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1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請結合圖示實驗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有標號的儀器名稱:①酒精燈,②分液漏斗.
(2)用高錳酸鉀制氧氣選用的發(fā)生裝置是A(選填序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用高錳酸鉀制取O2,如用D裝置收集O2,收集完畢時,應先從水中取出導氣管(填“從水中取出導氣管”或“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可用B或C裝置制CO2,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CaCO3+HCl═CaCl2+H2O+CO2↑,C相對于B裝置的優(yōu)點有控制反應的發(fā)生和停止.若用E裝置收集CO2,氣體應從b端通入(選填“a”或“b”).
(4)圖2所示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和水接觸或和水反應或溶于水,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無(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所示,將滴有酚酞的濾紙條放在試管里,如圖示放在實驗桌上:
(1)要用某儀器吸取濃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那么該儀器的名稱是膠頭滴管,該儀器的主要用途是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體.
(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滴有酚酞試液的濾紙條從右到左逐漸變紅,這一實驗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小明同學參加環(huán)保實踐活動,帶回實驗室一瓶彌河水,在老師的指導下,按下列流程進行實驗,制取蒸餾水.請回答下列問題:

(1)取水后加入明礬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使之沉降;
(2)進行過濾操作時,下列做法錯誤的是D.
A.玻璃棒要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緊靠燒杯的內壁
C.濾紙的邊緣要低于漏斗口      D.液面不要低于濾紙邊緣
(3)向濾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樣中的色素和異味.
(4)消毒劑高鐵酸鈉(Na2FeO4)集氧化、吸附、凝聚、殺菌等功能于一體,目前被廣泛應用于自來水凈化,高鐵酸鈉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6.
(5)在制取蒸餾水的過程中,在水中要放碎瓷片,其作用是防止加熱時出現(xiàn)暴沸.
(6)經過過濾處理后,水中通常還含有可溶性的鈣、鎂化合物,含有較多可溶性的鈣、鎂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生活中為降低水的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煮沸.檢驗硬水和軟水,方法是把等量的肥皂水分別滴加到盛有兩種水的試管中,振蕩,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產生泡沫少的是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Ⅰ.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學習了二氧化碳的性質后,對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有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提出實驗改進:用如圖1所示裝置進行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已知氮氣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操作為:
①從a端通入二氧化碳    ②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    ③將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   ④從b端通入氮氣
實驗操作順序最合理的是③①④②①,發(fā)生變化的化學方程式為:H2O+CO2=H2CO3
Ⅱ.另一小組在課外活動時對“二氧化硫能否與水反應生成酸”進行了實驗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閱資料】常溫下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溶于水.
【假    設】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設計實驗】(1)小雨同學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他認為,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2)小濤同學認為小雨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嚴密.小濤同學用紫色石蕊試液將白色濾紙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圖2圖示進行實驗,在(I)、(Ⅱ)、(Ⅲ)中分別觀察到變色和不變色的兩種現(xiàn)象.
小濤同學認為,若Ⅲ(填序號)中的紫色小花變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交流反思】小明同學對小濤同學的實驗方案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了酸”,其理由是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變紅(或SO2也可能具有酸性).三位同學討論后補充了一個實驗,使探究活動獲得了成功,你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是將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氣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或將SO2氣體通過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簡述實驗步驟和現(xiàn)象).
【結    論】通過上述實驗得出: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Ⅲ) 制取的二氧化碳進行如圖3實驗:

 ①實驗(Ⅱ)中溶液變紅色;
②實驗(Ⅲ)中加熱之后,溶液又變?yōu)樽仙,解釋出現(xiàn)此現(xiàn)象的原因H2CO3=CO2↑+H2O.(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做科學實驗應提倡綠色環(huán)保.如圖4甲圖為“微型”實驗裝置,用該儀器完成“制取并檢驗CO2”的實驗只消耗了0.66克10%的鹽酸(密度為1.1克/厘米3).

①“微型塑料滴管”相當于圖4乙圖實驗裝置中的b.
②請計算實驗過程中產生CO2的質量是多少克?(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③通常完成這個實驗大約需10%的鹽酸6毫升,這是微型實驗中鹽酸用量的多少倍?
采用“微型”實驗裝置具有的優(yōu)勢是節(jié)約藥品,減少污染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描述酒精的性質中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特殊的香味B.與水互溶C.有揮發(fā)性D.能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