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下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儀器名稱是________.
(2)若某氣體只能用D裝置收集,則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
(3)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若選擇A和E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則要對A裝置進行的改進是________,收集氧氣的適宜時機是________,實驗結束后,發(fā)現試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用裝置B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________,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________.它比用A裝置來制取氧氣的優(yōu)點在于________.(至少答兩點)
(5)某同學用B、C裝置制取了一瓶氧氣,,他想用最后一個裝置將其干燥(濃硫酸可作干燥劑),則從B裝置出來的氧氣應從________端通入盛濃H2SO4的洗氣瓶(填“m”或“n”).

解:(1)圖中①是酒精燈.
故答案為:酒精燈.
(2)只能用D裝置收集的氣體,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易溶于水.
故答案為: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易溶于水.
(3)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符號表達式為2KClO32KCl+3O2↑;選擇A和E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時,為防止生成的冷凝液回流,A裝置的試管口要向下傾斜;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當氣泡連續(xù)且均勻冒出時收集;為防止試管炸裂實驗結束后先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試管炸裂可能是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后撤出試管.
故答案為:2KClO32KCl+3O2↑;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當氣泡連續(xù)且均勻冒出時;實驗結束后先熄滅酒精燈,后撤出試管.
(4)B裝置適用于固體和液體的不加熱反應,制取氧氣時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分解過氧化氫溶液,符號表達式為:2H2O22H2O+O2↑;氧氣有助燃的性質,所以驗滿時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滿;用分解過氧化氫溶液制氧氣時不用加熱、操作簡單、節(jié)約能源、無污染等.
故答案為:2H2O22H2O+O2↑;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滿;不用加熱、操作簡單、節(jié)約能源、無污染等.
(5)干燥氧氣時應從m端通入盛濃H2SO4的洗氣瓶.
故答案為:m.
分析:(1)熟悉常見儀器,了解名稱.
(2)只能用D裝置收集的氣體,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易溶于水.
(3)根據用氯酸鉀制取氧氣的反應物、反應條件、生成物寫出化學方程式;選擇A和E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時,A裝置的試管口要向下傾斜;排水法收集氣體時,當氣泡連續(xù)且均勻冒出時收集;為防止試管炸裂實驗結束后先撤出導管,再熄滅酒精燈.
(4)根據B裝置適用于固體和液體的不加熱反應,選擇制取氧氣的藥品,寫出化學方程式;根據氧氣助燃的性質進行檢驗;從操作是否簡單、是否節(jié)約藥品、是否造成污染、生成物是否方便使用等角度分析優(yōu)點.
(5)干燥氧氣時應從m端通入盛濃H2SO4的洗氣瓶.
點評: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是初中化學的重點實驗,對于方程式的書寫、實驗裝置的選擇、實驗注意事項等問題,同學們一定要了然于心.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如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試管
試管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2)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可選用
A
A
(填標號)裝置和D裝置的組合,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高錳酸鉀
加熱
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
,A裝置中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的目的  是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熱的試管底部炸裂試管
.當看到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集氣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現象時證明氧氣收集滿,裝滿氧氣的集氣瓶瓶口應
向上
向上
(填“向上”或“向下”)放在桌面上.若實驗中收集不到氧氣可能的操作失誤是
裝置漏氣
裝置漏氣
.實驗完畢后的操作是先
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
將導管從水槽中移出
熄滅酒精燈
熄滅酒精燈
,以防止水倒吸,炸裂試管.實驗后,發(fā)現收集到的氧氣不純,可能的操作失誤是
集氣瓶內未裝滿水(或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
集氣瓶內未裝滿水(或未等氣泡連續(xù)、均勻冒出就開始收集)
(寫一點);用C裝置收集氧氣,檢驗02是否已經集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說明收集滿了

若選用下圖2所示裝置替代D裝置收集氧氣,氧氣應從
a
a
(填“a”或“b”)端導入.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過氧化氫
二氧化錳
水+氧氣
.檢驗氧氣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若木條復燃,說明是氧氣
.實驗后可回收重復使用的藥品是
二氧化錳
二氧化錳


(4)上圖1A實驗觀察到發(fā)出
耀眼的白光
耀眼的白光
,其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
鎂+氧氣
點燃
氧化鎂
,該反應屬于
化合
化合
反應(填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5)上圖1B實驗裝置充滿氧氣集氣瓶預先裝少量水,其作用是
防止燃燒后的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防止燃燒后的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如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a、b的儀器名稱:a
長頸漏斗
長頸漏斗
b
集氣瓶
集氣瓶

(2)用裝置A制取一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3)選擇裝置B制取氣體必需滿足的條件是
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
是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

(4)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裝置B,裝置中的固體藥品為
大理石或石灰石
大理石或石灰石
,若B、F相連制取二氧化碳,檢驗氣密性后,還須將裝置F
中的水倒掉
中的水倒掉
,并讓氣體從
(選填“①”“②”)進入.
(5)圖1所示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
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溶于水中
防止二氧化碳氣體溶于水中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
(填“有”或“無”)明顯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3?衡陽一模)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圖中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酒精燈
酒精燈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20用裝置B制取一種氣體的化學式為
O2(或CO2等)
O2(或CO2等)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應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
A
A
,應對該裝置的改進是①
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②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
.若選用E裝置收集氧氣,該收集方法是
排水法
排水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下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酒精燈
酒精燈
集氣瓶
集氣瓶

(2)用裝置B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證明氧氣已收集滿的方法是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收集滿了
將帶火星的木條放于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收集滿了

(3)若選擇A和C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則要對A裝置進行的改進是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然后調整試管高度)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然后調整試管高度)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4)按圖F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觀察到的現象有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合理均可)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合理均可)
(只答一條),其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是
3Fe+2O2
 點燃 
.
 
Fe3O4
3Fe+2O2
 點燃 
.
 
Fe3O4
,F中盛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集氣瓶底,使集氣瓶底炸裂
防止生成的高溫熔融物濺落集氣瓶底,使集氣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根據所學知識并結合下圖所示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標有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酒精燈
酒精燈
,②
集氣瓶
集氣瓶

(2)用裝置B制取氣體時,若要能控制反應速率,則要進行的改進是
將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
將長頸漏斗換成分液漏斗

(3)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式表達式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若選擇A和C裝置制取并收集氧氣.則要對A裝置進行的改進是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并在管口放一團棉花,調整試管高度
試管口略向下傾斜,并在管口放一團棉花,調整試管高度
(答兩條).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時,收集氧氣最好用
E
E
裝置(填標號),實驗現象是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4)組裝一套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可選用圖中
B
B
C
C
(填標號).檢驗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用化學式表達式表示).
(5)下表是三種氣體的密度(在0℃、101kPa條件下測定)和溶解程度.實驗室要收集二氧化硫氣體,可選用的裝置是:
C
C

氣體
性質
氫氣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密度(g?L-1 0.08987 1.975 2.716
溶解程度 極難溶于水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