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2.用“侯氏聯(lián)合制堿法”制得的純堿常含有少量的氯化鈉.為測定某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含量,小明稱取該純堿樣品a g,充分溶解于水中,再滴加氯化鈣溶液,產生沉淀的質量與加入氯化鈣溶液的質量關系如右圖所示.求:
(1)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
(2)所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

分析 (1)欲求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須先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再利用質量分數(shù)公式計算即可.
(2)欲求所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須先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溶質的質量,再根據溶質質量分數(shù)=×100%計算即可.

解答 解:設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cg氯化鈣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y,則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11   100
x       y     bg
106x=111y=100bg
解之得:x=106b100g,y=111b100g
所以,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6b100gag×100%=106ba%
所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11b100gcg×100%=111bc%
答:該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106ba%
所加入氯化鈣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111b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物質質量分數(shù)和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計算能力.學生需正確書寫出化學方程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找出比例關系,列出比例式,并正確分析各物質之間的關系,才能正確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用適當?shù)臄?shù)字和符號填寫或由化學式寫物質名稱:
2個碳原子2C5個水分子5H2O
-2價硫元素2S硫酸根離子SO42-食鹽(氯化鈉)NaCl
四氯化碳CCl4;3個鋁離子3Al3+.AgCl氯化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Ⅰ.定性探究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xiàn)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猜    想】針對疑問大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你認為不合理的猜想是哪一種并說出理由猜想四,稀硫酸和氫氧化鈉不能共存.
【繼續(xù)實驗】(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少量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氫氧化鈉.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分別進行如下三組探究實驗.
實驗方案測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BaCl2溶液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試紙變色,比照比色卡,pH<7產生氣泡產生白色沉淀
實驗結論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溶液中有H2SO4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上述三個實驗探究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fā)現(xiàn)了這兩處錯誤:(1)實驗操作中明顯的一處錯誤是把pH試紙浸入溶液中;
(2)實驗方案探究中也有一個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原因是滴加BaCl2溶液時,產生白色沉淀,不能說明溶液中有硫酸,因為硫酸鈉能和氯化鋇反應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鋇和氯化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括號中對日常生活的變化判斷正確的是( �。�
A.純凈物加熱后變?yōu)榛旌衔铮ㄎ锢碜兓?/td>B.玻璃窗破裂(化學變化)
C.用醋酸清洗熱水瓶的水垢(物理變化)D.嘴嚼米飯時有甜味(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各組離子在水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的是( �。�
A.H+、Ca2+、OH-、CO32-B.Na+、NH4+、NO3-、OH-
C.Fe3+、Na+、Cl-、NO3-D.K+、Ba2+、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對有關物質的性質及其相關用途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氧氣易溶于水,使得魚能在水中生存. 
②氮氣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難溶于水.
③氧氣能支持燃燒,所以可以做火箭的高能燃料.
④氧氣能與許多物質發(fā)生氧化反應.
A.②④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家中燒開水的鋁壺和盛放開水的暖瓶,使用時間長了易結水垢.原因是硬水中含有較多的可溶性的鈣和鎂的化合物,其中碳酸氫鈣[Ca(HCO32]受熱易分解,生成水和大量的氣體,還生成一種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它是水垢的主要成分.
[產生問題]碳酸氫鈣受熱分解除了生成水以外,另外兩種生成物是什么?
[提出假設]
①小楠同學認為生成難溶于水的化合物可能是碳酸鈣.
②小卓同學認為生成物中的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碳.
[實驗與事實]依據猜想他們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實驗現(xiàn)象
驗證猜想的①方案①把適量難溶于水的化合物置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②把生成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有氣泡生成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驗證猜想②的方案取少量硬水于試管并加熱,將生成氣體通入
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解釋與結論]: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鈣.
請寫出Ca(HCO32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Ca(HCO32_CaCO3↓+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進行實驗,同時將針筒內全部液體迅速注入容器中.實驗內容如下表所示.
實驗開始前紅墨水左右兩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Ⅰ、Ⅱ體積相同,裝置氣密性良好.
實驗
編號
容器I針筒I容器Ⅱ針筒Ⅱ紅墨水
液面位置
a10mL
NaCl10mL
保持
左高右低
b二氧化碳
(充滿)
10mL
澄清石灰水
二氧化碳
(充滿)
10mlL濃氫氧化鈉溶液
c1g鋅15mL鹽酸1g鎂15mL鹽酸
(1)實驗a中,容器Ⅰ內產生的現(xiàn)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紅墨水液面位置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Ca(OH)2+CO2═CaCO3↓+H2O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實驗b中,針筒Ⅰ、Ⅱ內鹽酸足量且溶質質量分數(shù)相同,產生氣泡更劇烈的是容器Ⅱ (填“Ⅰ”或“Ⅱ”).紅墨水液面位置變化情況是先是左高右低,最終紅墨水左右兩端液面保持相平.反應結束并恢復到原來的溫度后,兩邊的紅墨水保持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實驗裝置或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婵°倗濮寸换姗€鐛箛娑欐櫢闁跨噦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诲┑鐘叉搐缁狀垶鏌ㄩ悤鍌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