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綠色化學就是從源頭上消除對環(huán)境的污染,下列措施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是( )

A. 積極發(fā)展太陽能產業(yè) B. 增加燃煤火力發(fā)電廠

C. 將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 D. 加強氫能源的開發(fā)利用

AD 【解析】 A、太陽能是無污染的能源,積極發(fā)展太陽能產業(yè),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選項正確;B、煤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空氣污染物,增加燃煤火力發(fā)電廠,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選項錯誤;C、將工業(yè)污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不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選項錯誤;D、氫能源燃燒產物是水,是無污染的能源,加強氫能源的開發(fā)利用,符合綠色化學理念,故選項正確。故本題選AD。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級化學上冊第9-10章綜合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圖是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

B. 溶解度

C. 時,的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同

D. 時,飽和溶液中含有

B 【解析】 A.由圖可知, 的溶解度變化比的大,x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比y大,正確;B. 溶解度受溫度影響,不指明溫度時,不能比較溶解度的大小,不能得溶解度C. 飽和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 ,時,與的溶解度相同,其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相同,正確;D. 時,, 120g飽和溶液中含有和100g水,正確。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考前驗收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老師在實驗室將浸泡了硫酸銅溶液的藍色濾紙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觀察到濾紙變白色,由濕潤變干燥后燃燒起來;在燃燒后的灰燼中有少量紅色固體。同學們很好奇,對紅色固體的成分進行了下列探究。

(提出問題)紅色固體是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①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溶液為藍色;無水硫酸銅是一種白色固體;溫度達到200 ℃時,CuSO4開始分解生成CuO和另一種氧化物,反應過程中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②溫度超過1 000 ℃時,CuO分解生成紅色的Cu2O;Cu2O難溶于水,但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生成Cu2+和Cu。

(猜想與假設)猜想1:紅色固體是Cu;

猜想2:紅色固體是Cu2O;

猜想3:紅色固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4:紅色固體是Fe2O3。

(進行實驗)將紅色固體加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無明顯現象,說明猜想______成立。

(交流討論)(1)通過討論,同學們一致認為猜想4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熱時,浸有硫酸銅溶液的濾紙剛開始不燃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中,CuSO4受熱分解生成CuO和__________(填化學式)。

(4)濾紙的組成元素是C、H、O,實驗中產生銅的原因可能是濾紙在燃燒過程中產生的碳與分解產生的氧化銅發(fā)生了反應;同時該實驗還說明濾紙的著火點低于1 000 ℃,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u和Cu2O的混合物1反應物中沒有鐵元素(或不符合質量守恒定律)溫度沒有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SO3如果濾紙燃燒時溫度超過1 000 ℃,則最終固體中會有Cu2O 【解析】 作出猜想:根據溫度超過1000℃,CuO才分解生成氧化亞銅(Cu2O);Cu2O呈紅色,銅也是紅色;還可能是Cu、Cu2O的混合物; 進行實驗:由于銅不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而Cu2O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銅和硫酸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等學校招生考試化學考前驗收卷 題型:單選題

當下“共享單車”進入市區(qū),方便了市民的綠色出行:但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共享 單車”的充氣輪胎容易發(fā)生爆炸,其主要原因是( )

A. 分子停止運動

B. 分子質量變大

C. 分子本身的體積變大,分子運動速率減慢

D. 分子間隔變大,分子運動速率加快

D 【解析】 A、宏觀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微粒間是有間隔的,溫度升高間隔變大,氣體的體積和壓強增大,當氣體膨脹發(fā)生在有限的空間里,易產生爆炸。分子處于永恒的運動中,錯誤;B、升溫,分子種類不變,多少不變,質量不變,只是分子間的距離變大,錯誤;C、升溫,分子本身的體積不變,只是分子間的間隔變大,運動速率變快,錯誤;D、升溫時,分子間隔變大,分子運動速率加快,正確。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步入化學殿堂單元檢測題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中和反應是否放熱,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步驟并進行實驗:

用量筒量取的稀硫酸,用溫度測得溫度為

在托盤天平左右托盤上各放一張質量相同的紙,在右盤放克砝碼,左盤放藥品,稱取固體.

放入量筒中,攪拌,測出溫度為

他得出結論:稀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放熱.

思考后作答:

指出該同學實驗操作中的錯誤________;________.

你認為該同學所得結論的依據是否充分?為什么?________.根據實驗目的,請你改進實驗方案________.

放在紙上稱量固體在量筒中溶解固體不充分,固體溶于水也會放出熱量把氫氧化鈉固體溶于適量水配成溶液,冷卻到室溫,然后向稀硫酸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用溫度計測出溫度 【解析】 (1)氫氧化鈉具有吸水性,應放在玻璃器皿中稱量,不能放在紙上稱量固體;量筒只能用于量取液體的體積,不能在量筒中溶解固體; (2)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的熱,該實驗中溫度的變化無法確定是反應放出的熱還是溶解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步入化學殿堂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中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 酒精揮發(fā) B. 瓷碗破碎 C. 食物腐敗 D. 石蠟熔化

C 【解析】試題A 酒精揮發(fā)屬于酒精的三態(tài)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B 陶瓷破碎是物質形狀的變化,為物理變化;C 食物腐敗涉及諸多生物、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D 石蠟融化為石蠟分子組合方式的變化,為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2019學年度第一學期魯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一章步入化學殿堂單元檢測題 題型:單選題

關于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A.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不存在任何聯系

B. 物理變化過程中不會伴隨著發(fā)光、放熱等現象

C. 化學變化中生成的“新物質”指的是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質

D. 化學變化過程中也不一定伴隨發(fā)光、放熱等現象

D 【解析】 A、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聯系是化學變化過程中一定有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B、物理變化過程中也會伴隨著發(fā)光、放熱等現象,如燈泡發(fā)光、放熱,故選項錯誤;C、化學變化中生成的“新物質”指的是與原物質不同的物質,故選項錯誤;D、化學變化過程中也不一定伴隨發(fā)光、放熱等現象,如鐵生銹,只放熱不發(fā)光,故選項正確。故本題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日照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關于加熱操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應該先進行預熱

B. 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2

C. 給試管里的固體或液體加熱完畢后立即用冷水沖洗試管

D. 給試管內固體或液體加熱時,試管外壁的水要擦干

BC 【解析】 A、給試管里的固體加熱時,為了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勻炸裂,應該先進行預熱,故A正確;B、為了實驗的安全,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時,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不是的1/2,故B錯誤;C、加熱后的試管不應立即用水沖洗,以防試管受熱不均而炸裂,故C錯誤;D、給試管內固體或液體加熱時,為了防止試管受熱不均勻炸裂,試管外壁的水要擦干,故D正確。故選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2019屆九年級9月聯合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列物質:①潔凈的空氣,②食醋,③海水,④ 五氧化二磷,⑤人呼出的氣體,⑥氮氣,⑦加碘食鹽,⑧高錳酸鉀,⑨冰水混合物。

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填序號,下同)屬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_;

根據問題將下列序號填在合適的地方:①石蠟熔化 ②水是無色液體 ③酒精易燃燒 ④汽油揮發(fā) ⑤食鹽能溶解在水中 ⑥鐵生銹

(1)屬于物理性質的是__________,屬于化學性質的是_________;

(2)屬于物理變化的是___________,屬于化學變化的是___________;

④⑥⑧⑨;①②③⑤⑦;② ;③;①④⑤;⑥ 。 【解析】 (1)五氧化二磷、氮氣、高錳酸鉀和冰水混合物等物質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都屬于純凈物;(2)潔凈的空氣、食醋、海水、人呼出的氣體和加碘食鹽等物質都是由不同種物質組成的,都屬于化合物;(3)②水是無色液體、⑤食鹽能溶解在水中這是水和食鹽的物理性質;①石蠟熔化和④汽油揮都只是物質狀態(tài)的變化,屬于物理變化;③酒精易燃燒屬于酒精的化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