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是研究物質(zhì)的性質(zhì)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重要手段,請根據(jù)下述實驗內(nèi)容回答問題。

 

 
 
 
 
 

小資料:
1.白磷的著火點為40℃。
2.濃鹽酸和濃氨水均是具有揮發(fā)性的無色液體,揮發(fā)出的氯化氫氣體和氨氣反應生成氯化銨。
(1)圖A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錐形瓶內(nèi)空氣體積為220mL,注射器中水的體積為50mL,實驗時先夾緊彈簧夾,將錐形瓶底部放入熱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白磷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     。將錐形瓶從熱水中取出,待白磷熄滅、錐形瓶冷卻到室溫后,打開彈簧夾,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2)圖B為探究分子運動的實驗,在玻璃管兩端同時放入蘸有試劑的棉花,發(fā)現(xiàn)在玻璃管內(nèi)形成了環(huán)狀白煙且偏向蘸有濃鹽酸的棉花一端。由此得到的結(jié)論是       。
(3)在驗證二氧化碳與水反應實驗中,為證明使石蕊變色的物質(zhì)是碳酸而不是水或二氧化碳,使用如圖C所示的裝置,應采取的實驗操作順序是       (填數(shù)字序號,可重復選用)。
①從b端通氮氣;②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③從a端通二氧化碳;④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
(1)4P + 5O22P2O5
注射器中的水流入錐形瓶,當注射器中的水還剩約6mL時停止下流。
(2)分子在不斷運動,氨分子運動速率大于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氯化銨為白色固體等)
(3)②③①④③(2分)

試題分析:空氣中含有21%氧氣、78%氮氣、0.94%稀有氣體、0.03%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zhì)等。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氧氣體積約占空氣體積的1/5,白磷著火點低,易燃燒,化學方程式為4P + 5O2 2P2O5,燃燒后消耗氧氣,使錐形瓶內(nèi)氣壓減小,小于外部大氣壓,注射器中的水被吸入錐形瓶內(nèi)。消耗氧氣體積為220mL×1/5="44" mL, 注射器中的水還剩50 mL - 44mL="6" mL
(2)分子在不斷運動,氨分子相對分子質(zhì)量小運動速率快,氯化氫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運動速率慢,氨分子運動速率大于氯化氫分子運動速率;生成的氯化銨為白色固體
(3)②將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紙花放入廣口瓶中;③從a端通二氧化碳,可證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變紅,①從b端通氮氣,趕走瓶內(nèi)二氧化碳,④從分液漏斗中滴加適量水,此時水不能使石蕊變色,從a端再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的碳酸是石蕊變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2014屆江蘇省宜興市第一學期期末試題)小明發(fā)現(xiàn)家中一枚戒指生滿了銅綠,他和同學利用這枚戒指展開了研究性學習。
[查閱資料]
①真金在空氣中不會生銹,生滿銅綠的“金戒指”材質(zhì)為銅鋅合金;
②銅長期露置在潮濕的空氣中能生成銅綠,其主要成分是堿式碳酸銅[Cu2(OH)2CO3],堿式碳酸銅受熱易分解生成CuO、H2O和CO2。據(jù)上述資料可推知,堿式碳酸銅由        種元素組成。
[實驗探究]
將該枚生滿銅綠的戒指加入過量稀鹽酸中,有氣泡產(chǎn)生,溶液由無色逐漸變?yōu)樗{綠色。
(1)小明認為:氣體中除了含有CO2外,還可能含有的氣體是           。產(chǎn)生該氣體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
(2)小華認為藍綠色溶液中除含有氯化鋅外,還應該含有      、     。他取適量上述藍綠色溶液,加入光亮的鐵片,觀察到了現(xiàn)象:①         ,②        ,從而證實了自己的觀點。
(3)小娟取適量新制的FeCl2溶液,加入鋅粒,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變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結(jié)合小華的實驗可推知:鐵、鋅、銅三種金屬的活動性由弱到強的順序是            。
(4)小明想進一步探究“金戒指”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取一枚同材質(zhì)的“金戒指”,稱得質(zhì)量為3.8g。在老師的指導下,將“金戒指”經(jīng)濃硝酸氧化、堿化等步驟處理后,最終得到純凈的氧化銅,稱得質(zhì)量仍然為3.8g(實驗過程中銅元素損失忽略不計)。則“金戒指”中銅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結(jié)論都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A
將一根未打磨的鋁條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無紫紅色固體析出
鋁不如銅活潑
B
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氧氣中
木條復燃
氧氣能支持燃燒
C
將CO通入灼熱的氧化銅
黑色氧化銅變成紅色
CO具有可燃性
D
將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
紫色石蕊試液變成紅色
CO2具有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通過實驗可以得知物質(zhì)的組成、結(jié)構、性質(zhì)及其變化規(guī)律.下列通過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水通電分解時生成氫氣和氧氣,說明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通過在顯微鏡下觀察木炭,得知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結(jié)構
C.天然氣能在氧氣中燃燒,說明氧氣具有可燃性
D.將石蕊試液滴入稀硫酸中溶液顯紅色,說明石蕊試液能使酸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通常情況下,人體呼出氣體中部分氣體的含量和空氣中部分氣體的含量有所不同。請你根據(jù)所學的知識,完成下列實驗報告。
操作步驟
現(xiàn)象
結(jié)論
取呼出氣體和等體積的空氣各一瓶,將燃著的小木條分別插入集氣瓶中,蓋上玻璃片
 
人體呼出氣體中氧氣的含量小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取呼出氣體和等體積的空氣各一瓶,向其中各滴入相同滴數(shù)的澄清石灰水
呼出氣體瓶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空氣瓶中無明顯現(xiàn)象
 
 
被哈氣的干燥玻璃片上有水珠,未被哈氣的干燥玻璃片上沒有明顯現(xiàn)象
人體呼出氣體中水蒸氣的含量高于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對一瓶沒有塞橡皮塞的氫氧化鈣溶液進行探究,請你一起參與.
【提出問題】該氫氧化鈣溶液是否全部變質(zhì)?
【猜想與假設】猜想①:氫氧化鈣溶液可能全部變質(zhì),變成碳酸鈣.
猜想②:氫氧化鈣溶液可能部分變質(zhì),其成分是                           
【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1)取樣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生成
原溶液里一定有碳酸鈣
(2)另取樣于試管中,滴加酚酞試液
 溶液成紅色
原溶液一定有      
 
【實驗結(jié)論】綜合上述實驗(1)、(2),你得出的結(jié)論是猜想                 成立.
【反思拓展】(1)氫氧化鈣露置于空氣中容易變質(zhì),原因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在分析化學反應的物質(zhì)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為驗證質(zhì)量守恒定律,向燒杯中加入40克溶質(zhì)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硫酸銅溶液,另取兩只試管,向其中一只試管中加入一定質(zhì)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向另一只試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第一步:如圖所示,將試管放入燒杯中并在天平上稱重.

第二步:先將氫氧化鈉溶液倒入燒杯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隨后再將足量的稀硫酸倒入燒杯中,能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第三步:將兩只試管放回燒杯中,并將燒杯重新放在天平的左盤上,你能觀察到天平指針            (填“偏左”、“偏右”或“保持不變”).
若使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恰好完全反應,計算參加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zhì)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學習碳酸鈉的性質(zhì)的課堂上,老師在碳酸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產(chǎn)生白色沉淀,在濾出沉淀后的濾液,引導同學們對濾液中溶質(zhì)的成分進行探究.同學們通過討論認為溶質(zhì)是NaOH、Na2CO3、Ca(OH)2中的一種或兩種,其可能情況有三種:①NaOH;②NaOH和Na2CO3;③    。
小偉同學設計了下列實驗方案,請你幫助完成.
實   驗   步   驟
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jié)論
(1)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
產(chǎn)生       
假設③成立
(2)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足量稀鹽酸
放出無色氣體
假設   成立
(3)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加入碳酸鈉溶液或足量稀鹽酸
沒有明顯現(xiàn)象
假設   成立
小強根據(jù)小偉設計的實驗方案,在濾液中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到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產(chǎn)生該現(xiàn)象化學方程式為                                         ,因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只有假設   成立,該假設成立說明教師做的實驗是                 (選填“恰好完全反應”、“Ca(OH)2過量”或“Na2CO3過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雨閱讀課外資料得知:氯酸鉀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錳、氧化銅等物質(zhì)作催化劑。于是,他對影響氯酸鉀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劑的催化效果產(chǎn)生了探究興趣。
【提出問題】氧化銅是否比二氧化錳催化效果更好?影響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設計實驗】小雨以生成等體積的氧氣為標準,設計了下列幾組實驗。
序號
KClO3的質(zhì)量
其他物質(zhì)的質(zhì)量
溫度
氧氣的體積
反應所需時間

2.0g
 
330℃
100mL
T1

2.0g
CuO   0.5g
330℃
100mL
T2

2.0g
MnO2  0.5g
330℃
100mL
T3

2.0g
MnO2        g
380℃
100mL
T4
 
若t1     t2(填“>”、“=”、“<”),說明氧化銅能加快氯酸鉀的分解速率。若要確定氧化銅是此反應的催化劑,還需探究反應前后,氧化銅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不變。
你認為小雨設計實驗③和實驗②對比的目的是                    。
實驗④中MnO2的質(zhì)量為    g,若t3>t4,則化學反應快慢與溫度的關系是                  
(4)寫出實驗④所涉及的化學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