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推理是化學學習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有關推理中正確的有 ( 。
①含碳物質充分燃燒能生成CO2,則燃燒生成CO2的物質中一定含碳元素
②NaOH中有OH-,能使酚酞溶液變紅;Mg(OH)2中有OH-,也能使酚酞溶液變紅
③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酸性溶液pH一定小于7
④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一定發(fā)生改變,所以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⑤金剛石、石墨由原子構成,屬于碳單質,所以碳單質都由原子構成
⑥CaCO3、Na2CO3等碳酸鹽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則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物質一定是碳酸鹽.
A.2個B.3個C.4個D.5個

分析 ①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進行分析判斷.
②根據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變色,遇堿性溶液變紅色,進行分析判斷.
③根據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變紅色,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進行分析判斷.
④根據化學變化的實質,進行分析判斷.
⑤根據常見碳單質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⑥根據酸能與碳酸鹽、活潑金屬等反應生成氣體,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①含碳物質充分燃燒能生成CO2,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元素種類不變,反應物氧氣中只含有氧元素,則燃燒生成CO2的物質中一定含碳元素,故選項推理正確.
②NaOH中有OH-,能使酚酞溶液變紅;Mg(OH)2中有OH-,但氫氧化鎂難溶于水,不能使酚酞溶液變紅,故選項推理錯誤.
③酸性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當溶液的pH小于7時,呈酸性,酸性溶液pH一定小于7,故選項推理正確.
④化學變化的實質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化學變化中分子種類一定發(fā)生改變,所以分子種類發(fā)生改變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故選項推理正確.
⑤金剛石、石墨由原子構成,屬于碳單質,但碳單質不是都由原子構成,C60是由分子構成的,故選項推理錯誤.
⑥CaCO3、Na2CO3等碳酸鹽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但能與稀鹽酸反應產生氣體的固體物質不一定是碳酸鹽,也可能是鋅等活潑金屬,故選項推理錯誤.
故推理中正確的有3個.
故選:B.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堿的化學性質、酸的化學性質、化學變化的實質、質量守恒定律等并能靈活運用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有關溶液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不飽和溶液轉化為飽和溶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增大
B.任何物質的飽和溶液當溫度降低時一定會析出溶質
C.將某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析出晶體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一定減小
D.將5g某物質完全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某同學繪制了如圖所示A、B兩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溫度為t1℃時,A物質與B物質的溶解度相等(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比較”).
(2)將A物質t2℃時的飽和溶液降低溫度至t1℃時,其溶質質量分數變小(填:“變大”、“變小”、“不變”).
(3)我國有許多鹽堿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們冬天撈堿,夏天曬鹽.據此可認為右圖中(填字母)A曲線與純堿的溶解度曲線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牙膏是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它通常由磨擦劑、發(fā)泡劑、粘合劑等組成.磨擦劑是牙膏的主要成分,約占牙膏質量的一半以上.為了測定一種以碳酸鈣為磨擦劑的牙膏中碳酸鈣的含量,同學們根據碳酸鈣的性質設計了以下三種不同的方案(說明:除碳酸鈣外,這種牙膏中的其它物質不與鹽酸反應生成氣體,且均能溶于水):
方案一:將一定量的牙膏放入水中充分攪拌,然后進行X、洗滌、干燥等操作,稱量出不溶物的質量,再計算出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方案二:將一定量的牙膏與過量的鹽酸反應,用圖1所示裝置(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測量二氧化碳氣體的體積(錐形瓶中液面高度變化忽略不計),利用該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計算二氧化碳的質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碳酸鈣的質量,再計算出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方案三:用圖2所示裝置,將一定量的牙膏與過量的鹽酸反應,測量反應前后的質量,相減得出二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然后根據化學方程式求出碳酸鈣的質量,再計算出碳酸鈣的質量分數.

老師針對三種方案提供了所需的儀器用品,同學們進行分組實驗.實驗中,同學們操作熟練規(guī)范、干燥用時較少,計算無誤.按照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方案一中操作X是過濾,按照方案一進行實驗的同學在規(guī)定時間內沒有來得及完成實驗,請寫出可能的原因:①有粘合劑導致溶解慢、②有發(fā)泡劑產生大量泡沫導致過濾時間長(任寫兩條);
(2)方案二中長頸漏斗應插到液面以下,防止產生的氣體從長頸漏斗逸出.方案二中實驗結果偏低,寫出一條可能的原因:
CO2溶于水,你的改進方案是在瓶中加一層油;
(3)方案三中天平稱量精確,但實驗結果偏高,其原因可能是:H2O和HCl的揮發(f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在試管中加入過量的塊狀碳酸鈣,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充分反應,有少量氣泡產生.過濾,將濾液分為三份,分別進行以下實驗:第一份與石灰水混合,立即產生白色沉淀;第二份與稀鹽酸混合,立即產生無色氣體;將第三份加熱,看到溶液變渾濁且有無色氣體產生.依據上述三個實驗現象,說明鹽酸與過量碳酸鈣的反應中生成了( 。
A.Ca(OH)ClB.Ca(HCO32C.Ca2(OH)2CO3D.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硫在空氣中燃燒,發(fā)出藍紫色火焰
B.打開裝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瓶蓋,瓶口產生白霧
C.碳在氧氣中燃燒,產生白色火焰
D.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請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問題:
(1)淀粉發(fā)酵可生產乙醇,乙醇是可再生能源.下列物質中D被認為是最清潔的燃料.A、汽油   B、柴油   C、天然氣   D、氫氣
(2)通常說的煤氣中毒實際是由其中的CO(填化學式)引起的中毒.
(3)燒開水的水壺內壁有水垢(為CaCO3、Mg(OH)2 )時,可用廚房調料食醋洗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已知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紅磷在集氣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4P+5O2$\frac{\underline{\;點燃\;}}{\;}$2P2O5;該實驗中紅磷需稍過量.目的是集氣瓶內的氧氣充分消耗掉.
(2)待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并冷卻后,打開止水夾,觀察水沿導管壓入集氣瓶,倒流入水的體積等于減少的氧氣的體積,瓶內水面最終接近刻度1處.由此可知,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frac{1}{5}$.
(3)燃燒結束后,集氣瓶內剩余的氣體主要是氮氣.由本實驗可推知該氣體的物理性質是難溶于水化學性質是不活潑
(4)若將紅磷換成碳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不能,(填“能”或“否”)理由是:炭粉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集氣瓶內壓強基本不變,水不倒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約占78%、氧氣約占21%、二氧化碳約占0.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