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屬單質和酸直接反應生成的是( �。�
A.FeCl3B.AlCl3C.FeSO4D.MgSO4

分析 根據能與酸反應的金屬必須排在氫前面,且鐵與酸反應生成亞鐵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是氯化亞鐵,不是氯化鐵;
B、鋁在氫前,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
C、鐵在氫前,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D、鎂在氫前,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金屬與酸反應的性質,完成此題,可以依據金屬的性質結合金屬活動性順序進行,需要注意的是鐵與鹽酸反應生成的是亞鐵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春天里那個百花香”,能聞到花香的原因是(  )
A.分子在不斷運動B.分子間有間隔C.分子的質量很小D.分子由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某同學做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請你填寫有關空格.
(1)寫出紅磷燃燒反應的表達式(文字或符號)為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2)待該物質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觀察到的現象是水進入集氣瓶,進入的水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由此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五分之一.
(3)實驗后發(fā)現測定出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低于15,這可能的原因是裝置漏氣(任寫一種)?
(4)由本實驗還可以推測氮氣的性質有(任寫一種):難溶于水;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
(5)若將紅磷換成碳粉,該實驗能否獲得成功?否(填能或否)理由是生成物二氧化碳是氣體,瓶內氣壓沒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對下列符號中“3”表示的含義錯誤的是( �。�
A.3H2O中的“3“表示3個水分子
B.Al3+中“3”表示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
C.SO3中的“3”表示一個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3個氧原子
D.3C中的“3”表示3個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某研究性學習小組的同學認為“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他們在課外活動時對“二氧化硫能否與水反應生成酸”進行了實驗探究.請你參與他們的探究活動,并回答有關問題.
【查資料】常溫下二氧化硫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溶于水.
【假設】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設計實驗】
(1)小雨同學將二氧化硫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他認為,若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2)小濤同學認為小雨同學的實驗方案不嚴密.小濤同學用紫色石蕊試液將白色濾紙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列圖示進行實驗,在(I)、(Ⅱ)、(Ⅲ)中分別觀察到變色和不變色的兩種現象.

小濤同學認為,若Ⅲ(填序號)中的紫色小花變色,則證明假設成立.
【交流與反思】小明同學對小濤同學的實驗方案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上述實驗還不足以證明“二氧化硫和水反應生成了酸”,其理由是SO2也可能使干燥的紫色小花變紅,三位同學討論后補充了一個實驗,使探究活動獲得了成功,你認為這個實驗應該是干燥的紫色小花投入到盛有SO2的集氣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或將SO2氣體通過盛有紫色小花的瓶中,紫色小花不變紅色).(簡述實驗步驟和現象).
【結論】通過上述實驗得出:二氧化硫能與水反應生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四種金屬中,其中一種與另外三種的顏色不同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山楂花是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其主在成分是檸檬醛.現從山楂油中提取了7.6g檸檬醛,使其在氧氣里完全燃燒,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則檸檬醛中( �。�
A.只有碳、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氫、氧元素
C.一定有碳、氫元素,可能有氧元素D.碳氫元素質量比3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學學過的物質.其中E、F、H均為黑色固體B為紫紅色固體,D為混合物.他們之間有下圖的轉化關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學式表示:AH2,ICaCO3,D的組成BaSO4、Cu(OH)2
(2)F→G的反應類型化合反應
(3)寫出F→E的化學方程式3C+2Fe2O3_4Fe+3CO2
H→C的化學方程式H2SO4+CuO═CuSO4+H2O
G→I的化學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4)指出B的一種用途作導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硒是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如圖是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由圖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硒原子的質子數為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