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實驗中,可以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 )
A.沒有變化
B.上層鹽水,下層紅墨水
C.鹽水和紅墨水完全混合
D.上、下層鹽水,中間紅墨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江蘇省興化市常青藤聯(lián)盟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8分)請結合下圖回答問題:
(1)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① ,② 。
(2)實驗室選用A、D裝置制取O2,氣體收集完畢時,應先 (填“從水中取出導氣管”或“熄滅酒精燈”)。
(3)實驗室可用(NH4)2SO4固體和熟石灰混合加熱制取NH3,應選擇發(fā)生裝置為 (選填序號)。
(4)選擇發(fā)生裝置B和收集裝置 (選填序號)可以用于實驗室制取CO2,若將發(fā)生裝置由B改為F,其優(yōu)點是 。
①為了得到純凈、干燥的CO2,除去其中的氯化氫和水,裝置(如圖)的導管按氣流方向連接順序是4→3→1→2。請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飽和NaHCO3溶液的作用 。
②寫出檢驗CO2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鐵、高錳酸鉀、氧氣、氫氣、紅磷、碳酸氫銨中選擇適當物質,按要求寫化學方程式
(1)化合反應(產物常溫下呈液態(tài)) 2H2+O22H2O ;
(2)分解反應(產物為3種化合物) NH4HCO3 NH3↑+H2O+C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下圖所示三種物質的物理性質 (填:“有”或“沒有”)差異。你在初中化學中先后接觸到以下幾組物質:O2 和O3 ;紅磷和白磷;金剛石、石墨和C60 。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關于碳的化學性質,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碳的活潑性越強
B.碳具有還原性,熾熱的碳能使氧化銅還原成銅
C.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放出熱量,而不充分燃燒吸收熱量
D.碳在常溫下能長時間保存不變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自第十一屆奧運會以來,開幕式都要舉行隆重的火炬接力儀式;鹁娴目扇嘉锸嵌⊥椋ɑ瘜W式為C4H10),它燃燒時,火苗高且亮,即使在白天,二百米以外也能清晰可見。下列關于丁烷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丁烷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B.丁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氫原子構成
C.丁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是4:10 D。丁烷由4個碳原子和10氫原子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蠟燭剛熄滅時,燭心會冒出白煙,點燃這白煙,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金屬鐵的相關知識后,為了解銅及其常見化合物的性質,運用類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問題,并進行探究。請幫助完成下列有關研究并填寫有關空白。
(1)【提出問題】
①鐵能與稀硫酸反應產生氫氣,銅能嗎?銅與濃硫酸會發(fā)生反應嗎?
②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銅“生銹”需要什么條件?
③氧化鐵能夠被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可以嗎?氧化銅能直接轉化為氫氧化銅嗎?氧化銅還有哪些性質?
④有哪些途徑可以由銅逐步轉變?yōu)闅溲趸~?
(2)【查閱資料與問題解決】
①由基礎實驗4可知常溫下銅與稀硫酸不發(fā)生反應,具體的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是向裝有一小塊銅片的試管中滴加稀硫酸至 ▲ ,無明顯現(xiàn)象。
銅能與濃硫酸發(fā)生反應,其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濃)CuSO4+2H2O+X↑,X為有毒氣體,其化學式為 ▲ 。
②銅在潮濕的空氣中也能“生銹”形成銅綠,銅綠的主要成分為Cu2(OH)2CO3。由此可以推測:銅“生銹”過程中,參與反應的物質有銅、氧氣、水和 ▲ 。
③氧化銅可以在加熱的條件下被一氧化碳等還原成銅,其與一氧化碳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也能在高溫條件下與碳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一種“溫室”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氧化銅不溶于水,也不能與水直接反應生成氫氧化銅,但能與稀硫酸、稀鹽酸等酸發(fā)生反應,如其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銅等物質,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在高溫下,氧化銅還能分解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和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④由銅轉化為氫氧化銅,從化學反應的原理看,可以是流程I:
也可以是流程II:
流程I和流程II的最后一步是相同的,該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
與流程I相比,流程Ⅱ的優(yōu)點是 ▲ 和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