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初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5.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的實驗裝置(如圖),既可制取氣體,又可用于驗證物質性質.
(1)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Ⅰ、Ⅱ裝置可直接進行的實驗是B (填序號).
A.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B.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2)小穎認為在不改變Ⅰ、Ⅱ裝置的儀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該裝置也可用于雙氧水制取氧氣,她的做法是在II裝置內裝滿水后再進行制�。�
(3)當打開K2、關閉K1時,利用Ⅰ、Ⅲ裝置可檢驗二氧化碳,此時試管中盛放的物質是澄清石灰水(填名稱),化學反應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用C代替導管可以防止溶液倒吸).

分析 (1)實驗室是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的;是用石灰石和稀鹽酸來制取二氧化碳的,因此不需要加熱.根據(jù)裝置II,進入氣體的導管比較短,因此可以用來收集氫氣;
(2)該裝置還可用于雙氧水制取氧氣,由于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因此裝置II需要改進,改用排水法收集氧氣;
(3)考慮檢驗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

解答 解:
(1)由于裝置II中,進入氣體的導管比較短,因此只能收集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故可利用鋅與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
(2)在不改變Ⅰ、Ⅱ裝置的儀器及位置的前提下,該裝置也可用于雙氧水制取氧氣,她的做法是在II裝置內裝滿水后再進行制��;
(3)當打開K2、關閉K1時,檢驗二氧化碳通常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故其化學方程式為:CO2+Ca(OH)2=CaCO3↓+H2O;(用C代替導管可以防止溶液倒吸).
故答案為:
(1)B;  (2)在II裝置內裝滿水后再進行制取;  (3)(澄清)石灰水;CO2+Ca(OH)2=CaCO3↓+H2O; 防止溶液倒吸.

點評 本考點主要考查了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置的選擇與氣體的密度和溶解性有關.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夏季鐵鍋很容易生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①夏季氣溫高;
②空氣中水蒸氣含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質量守恒的本質原因:
(1)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種類沒有改變,原子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本身質量也沒有改變.
(2)區(qū)分硬水和軟水的方法加肥皂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
(1)銅絲在空氣中加熱:2Cu+O2_2CuO、化合反應
(2)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_Fe3O4、化合反應
(3)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固體制氧氣:2H2O2MnO2_2H2O+O2↑、分解反應
(4)打開飲料瓶冒氣泡:H2CO3═H2O+CO2↑、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標出下列物質中劃線元素的化合價
K2O+1K2O
H20H2
HNO3.H+5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P點表示的意義是t1℃時,甲乙的溶解度都為40g.
(2)t1℃時,甲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質量比為2:5.
(3)要使甲的飽和溶液析出晶體,且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的方法是:溫度不變,蒸發(fā)溶劑.
(4)t1℃時,將甲、乙兩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2℃,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關系是:甲> 乙 (用“>”或“<”或“=”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甲、乙、丙三種物質均是由分子構成的
B.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C.反應前后分子、原子種類均沒有改變
D.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A、B兩種氣體的混合氣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無明顯變化;將燒至紅熱的木炭放入混合氣中,木炭燃燒生成一種新的氣體C,木炭熄滅后,測知氣體B已全部耗盡;往A、C混合氣體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蕩,石灰水變白色渾濁.又測知A氣體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約為45
這三種氣體是:A氮氣;B氧氣;C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空氣是人類賴以生成的自然資源.空氣中含量最多的兩種氣體是N2、O2(填兩種物質的化學式),人類時刻都離不開空氣,是因為空氣中的氧氣能供給呼吸.氧氣還能支持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