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乙烷(C2H5Cl)是某種鎮(zhèn)痛急救藥的有效成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 氯乙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2:5 |
| B. | 氯乙烷是一種有機物 |
| C. | 氯乙烷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 |
| D. | 氯乙烷由碳原子、氫原子、氯原子構成 |
化學式的書寫及意義;有機物與無機物的區(qū)別;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元素的質量分數計算. | |
專題: | 化學用語和質量守恒定律. |
分析: | A、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質量比=各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原子個數之比,進行分析判斷.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 C、根據化合物中元素的質量分數=×100%,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氯乙烷的微觀構成進行分析判斷. |
解答: | 解:A、氯乙烷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12×2):(1×5)=24:5,故選項說法錯誤. B、氯乙烷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屬于一種有機化合物,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氯乙烷中碳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2×2=24,氫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1×5=5,氯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為35.5,氯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之和最大,則氯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故選項說法錯誤. D、氯乙烷是由氯乙烷分子構成的,氯乙烷分子中含有碳、氫、氯三種原子,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B. |
點評: | 本題難度不大,考查同學們結合新信息、靈活運用化學式的含義與有關計算、有機物的特征等進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鐵是應用最廣泛的金屬。
(1)為了檢驗鐵生銹的條件,進行了如上圖(略去其中的夾持裝置)所示三個對比實驗。
一段時間后,甲中鐵絲發(fā)生銹蝕且試管中液面上升,乙和丙中均無明顯變化。由此得出鐵絲銹蝕的過程,實際上是鐵絲與 、 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
(2)鐵制品在下列情況:①潮濕空氣中②部分浸入食鹽水中③干燥的空氣中 最易生銹的是 (填序號,下同),不易生銹的是 。
(3)在“南海一號”打撈出來的文物中,鐵器銹跡斑斑,殘存很少,而“金龍紋手鐲”光彩奪目,完好無損。這說明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金的 (填“強”或“弱”)
(4)為了驗證鐵、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除了選擇用砂紙打磨干凈的鐵釘外,還需要選擇的一種溶液是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通過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中,不合理的是( 。
| A. | 此圖中黑色粉末變成紅色,說明木炭具有可燃性 |
| B. | 此圖中附著在燒杯內壁的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說明蠟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
| C. | 此圖中鋁表面有劃出的痕跡,說明硬鋁比鋁的硬度大 |
| D. | 此圖中氣球變大,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請用化學知識回答以下生活中的問題:
(1)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叫硬水,生活中通過 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下列屬于愛護水資源的做法有 (填序號);
①工業(yè)用水重復利用 ②隨手關閉水龍頭 ③合理使用農藥化肥
(2)清洗餐具上的油污常用到洗滌劑,是因為洗滌劑有 功能;熱水瓶用久后,瓶膽內壁常附有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可以用廚房中的 來洗滌.
(3)為防止食品腐壞,保持食品的營養(yǎng)味道,人們采取了多種方法,小包裝糕點類食品常采用充氮氣包裝,是因為氮氣 (根據氮氣的性質答一條即可);某脫氧保鮮劑的主要成分為活性鐵粉,其原理是鐵粉跟空氣中的 發(fā)生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一組是( )
A.CuO、Fe2O3
B.AgCl、BaSO4
C.Cu(OH)2、Fe(OH)3
D.CaCO3、B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摩爾鹽(硫酸亞鐵銨晶體)具有重要用途,下圖為制取摩爾鹽過程的示意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
實驗前,先用碳酸鈉溶液浸泡廢鐵屑表面油漬。碳酸鈉溶液可除去油漬是因為碳酸鈉溶液的pH 7
(填“>”、“<”或“=”)。
(2)廢鐵屑的主要成分是鐵,同時含有少量氧化鐵。步驟①中有多個化學反應,請寫出其中2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3)根據步驟③可知,摩爾鹽 溶解于酒精(填“能”或“不能”)。
(4)步驟②所得濾液含有未反應的FeSO4、(NH4)2SO4,可采用如下流程回收利用。
濾液N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試劑Y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