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wǎng)從實驗中了解化學.如圖所示為人教版教科書仿照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實驗原理,用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方法測定氧氣含量的實驗.
實驗過程:
第一步 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記號,用彈簧夾夾緊膠管;
第二步 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第三步 待紅磷熄滅并冷卻后,打開彈簧夾,發(fā)現(xiàn)水被吸入集氣瓶中,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的體積約為原空氣體積的
1
5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選擇用紅磷的原因是
 
;
(2)實驗完成后,若進入集氣瓶中的水不足原空氣體積的
1
5
,你認為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可能是
 
;
(3)小明同學考慮到燃燒后的產(chǎn)物五氧化二磷會污染空氣,想把紅磷改為木炭,老師建議他對實驗稍作改動,你認為小明需要做的修改是
 
分析:(1)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原理及紅磷的性質分析;
(2)根據(jù)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的注意事項分析回答;
(3)根據(jù)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分析.
解答:解:(1)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時,利用燃燒法除去氧氣,生成物的狀態(tài)不能是氣體.選用紅磷的原因是選擇用紅磷的原因是只與氧氣反應,產(chǎn)物是固體.
(2)實驗完成后,若進入集氣瓶中的水不足原空氣體積的
1
5
,你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較多,可能是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等.
(3)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小明需要做的修改是:把集氣瓶中的水改為氫氧化鈉溶液.
故答為:(1)只與氧氣反應,產(chǎn)物是固體;(2)紅磷的量不足或裝置漏氣等;(3)把集氣瓶中的水改為氫氧化鈉溶液.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用紅磷測定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shù)探究實驗.解答時根據(jù)設計的步驟中不同的現(xiàn)象去思考、去探究,從而回答題目給出的問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了Na2CO3、NaHCO3的性質后,了解到它們都能與鹽酸反應產(chǎn)生CO2氣體,那么如何鑒別Na2CO3和NaHCO3呢?帶著這樣的疑問,他們進行了下列探究:
[查閱資料]
(1)Ca(HCO32可溶于水;
(2)NaHCO3固體受熱分解生成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
[猜想]
(1)甲同學認為可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學認為可用CaCl2溶液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甲、乙兩同學的猜想是依據(jù)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別與Na2CO3溶液反應均有沉淀產(chǎn)生;又知道Ca(HCO32可溶于水,因此猜測澄清石灰水、CaCl2溶液分別與NaHCO3溶液混合不會產(chǎn)生沉淀,從而鑒別出兩種溶液.
(3)丙同學認為固體Na2CO3、NaHCO3可用加熱的方法鑒別.
[實驗探究]
(1)甲同學在兩支分別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試管中,各加入澄清石灰水,觀察到兩支試管中的現(xiàn)象相同,均產(chǎn)生了白色沉淀,實驗結果與猜想不一致,即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2)乙同學將CaCl2溶液加入到分別盛有少量Na2CO3、NaHCO3溶液的試管中,發(fā)現(xiàn)兩支試管中也都產(chǎn)生了白色沉淀,實驗結果出乎意料,但根據(jù)觀察到的其他實驗現(xiàn)象,他認為仍可用CaCl2溶液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
(3)丙同學分別取了一定量的Na2CO3、NaHCO3固體于大試管中加熱(如圖1):精英家教網(wǎng)
①加熱Na2CO3時,開始即見小試管中有少量氣泡產(chǎn)生,繼續(xù)加熱,氣泡逐漸減少,未見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②加熱NaHCO3時,丙同學觀察到實驗現(xiàn)象與①不同,證實了自己的猜想是合理的.
[問題討論]
(1)小組同學對上述實驗展開了討論,對甲同學的兩個實驗進行了比較,并從物質在溶液中解離出不同離子的微觀角度分析了原因(如圖2、圖3).請寫出Na2CO3與澄清石灰水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寫出NaHCO3與澄清石灰水混合時參與反應的離子:
 
精英家教網(wǎng)
(2)乙同學的兩個實驗中,大家對CaCl2與Na2CO3溶液的反應比較熟悉,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而對CaCl2與NaHCO3溶液混合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難以理解,同學們又進一步查閱了資料,了解到CaCl2與NaHCO3溶液可發(fā)生如下反應:CaCl2+2NaHCO3=CaCO3↓+2NaCl+CO2↑+H2O,因而同學們知道了乙同學是通過觀察到
 
現(xiàn)象來鑒別Na2CO3和NaHCO3溶液的.
至于CaCl2與NaHCO3溶液為什么能發(fā)生上述反應,老師指出其反應原理較復雜,有待于今后學習中進一步探究.
(3)丙同學在加熱Na2CO3固體時,開始產(chǎn)生少量氣泡的原因是
 
;根據(jù)你分析:Na2CO3受熱
 
分解(填“易”或“不易”).在加熱NaHCO3固體時,丙同學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
 
(任寫一種).
[拓展應用]
(1)固體Na2CO3中混有少量NaHCO3,可通過
 
方法除去.
(2)要除去Na2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NaHCO3,可加入適量的
 
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05?西城區(qū)二模)研究小組為了解北京西山的地質情況,從實地選取兩塊樣品D和J,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其中部分反應產(chǎn)物被略去):

(1)樣品D和J的主要成分分別是(用化學式表示)
Fe2O3
Fe2O3
、
CaCO3
CaCO3

(2)實驗室用固體J制取氣體G的化學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CO2↑+H2O
CaCO3+2HCl=CaCl2+CO2↑+H2O

(3)上述實驗中部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J→H:
CaCO3
 高溫 
.
 
CaO+CO2
CaCO3
 高溫 
.
 
CaO+CO2
;
F+X→:
Fe+H2SO4=FeSO4+H2
Fe+H2SO4=FeSO4+H2
;
D+E→: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3CO+Fe2O3
 高溫 
.
 
2Fe+3CO2
;
B+C→:
Fe2(SO43+3Ca(OH)2=2Fe(OH)3↓+3CaSO4
Fe2(SO43+3Ca(OH)2=2Fe(OH)3↓+3C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1?曲阜市模擬)(1)結合如圖回答制取及驗證氣體性質實驗的有關問題.

①儀器a的名稱是
酒精燈
酒精燈

②在初中可同時用來制取O2、CO2和H2的發(fā)生裝置是
B
B
(填字母)
③用稀鹽酸和CaCO3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方程式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④完成圖C所示實驗時,為避免集氣瓶底炸裂,可預先在集氣并在集氣瓶中放
水或細沙
水或細沙

(2)小彬同學家新買了水龍頭,從說明書上了解到該水龍頭是銅質鍍鉻的.他想起在學習金屬性質時用到的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沒有鉻,為了了解鉻與常見金屬鋁、銅在金屬話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提出了以下猜想,并進行了實驗探究.
[作出猜想]
猜想1.Cr>Al>Cu;  猜想2.Al>Cr>Cu;  猜想3.Al>Cu>Cr.
[查閱資料]
①鉻(Cr)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在空氣中其表面能生成抗腐蝕的致密的氧化膜.
②鉻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藍色的硫酸亞鉻(CrSO4)溶液.
③鋁是銀白色有光澤的金屬,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無色的硫酸鋁溶液
[實驗過程]取大小相同的三種金屬薄片,用砂紙打磨光亮.
實驗一 實驗二 實驗三
實驗
方案
實驗
現(xiàn)象
鉻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緩慢,溶液變藍色.
無現(xiàn)象
無現(xiàn)象
鋁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較快
結論 鉻能和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反應速率較慢. 銅不與稀硫酸反應
鋁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反應速率較快
鋁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反應速率較快
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是
Al>Cr>Cu
Al>Cr>Cu
[回答問題]
①用砂紙打磨金屬片的目的是
除去金屬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除去金屬表面氧化物(或污物)

②實驗一,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Cr+H2SO4=CrSO4+H2
Cr+H2SO4=CrSO4+H2

③小東提出用硫酸銅溶液代替上述實驗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小燕認為不可行,理由是
無法比較鉻和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無法比較鉻和鋁的金屬活動性強弱

④小清認為只要選用三種藥品進行實驗就可以得出三種金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的相對位置關系,這三種藥品可以是
Al、CrSO4溶液、Cu
Al、CrSO4溶液、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小剛和小潔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為課題進行科學探究,請?zhí)顚懸韵绿骄窟^程中的空格:
(1)提出假設: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
相等
相等

(2)確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閱資料,實驗探究.
(3)設計并進行實驗:小剛設計的實驗裝置和選用藥品如圖A所示,小潔的如圖B所示,他們在反應前后都進行了規(guī)范的操作,準確的稱量和細致的觀察.實驗B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實驗A、B中的兩個反應都屬于
復分解
復分解
反應.
(4)實驗結論:通過實驗,小剛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不相等;小潔認為:在化學反應中生成物的總質量與反應物的總質量相等.你認為結論正確的是
小潔
小潔
,請你談談導致另一種結論錯誤的原因:
小剛在操作過程中反應生成的CO2氣體逸出錐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質量比反應物的總質量減少了.
小剛在操作過程中反應生成的CO2氣體逸出錐形瓶,所以剩余的生成物的質量比反應物的總質量減少了.

(5)結論分析:請從原子的角度,簡要分析你認為正確的結論: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所以,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在化學反應中,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原子的數(shù)目沒有增減,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所以,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必然相等.

(6)查閱資料:小剛和小潔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法國偉大的科學家拉瓦錫,早在18世紀就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了準確,縝密的研究,并作出了科學結論.
(7)結論應用:環(huán)保部門常用I2O5測定空氣受CO污染的程度,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I2O5+5CO═I2+5X.根據(jù)生成X的多少,可以判斷CO的含量,X的化學式是
CO2
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