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內(nèi)蒙古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為了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勢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緩,最好用( )
A. 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 B. 地形剖面圖
C. 電子地圖 D. 等高線地形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nèi)蒙古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解答題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大陸漂移假說是解釋地殼運動和海陸分布、演變的學說。大陸彼此之間以及大陸相對于大洋盆地間的大規(guī)模水平運動,稱大陸漂移。大陸漂移說認為,地球上所有大陸在中生代以前曾經(jīng)是統(tǒng)一的巨大陸塊,稱之為泛大陸或聯(lián)合古陸,中生代開始分裂并漂移,逐漸達到現(xiàn)在的位置。大陸漂移的動力機制與地球自轉(zhuǎn)的兩種分力有關(guān):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離極力。較輕硅鋁質(zhì)的大陸塊漂浮在較重的黏性的硅鎂層之上,由于潮汐力和離極力的作用使泛大陸破裂并與硅鎂層分離,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規(guī)模水平漂移,并且向附近移動的活動。從而形成了現(xiàn)在的七大洲四大洋。
請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nèi)蒙古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解答題
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上面三幅圖闡述的是德國科學家_______提出的大陸漂移說。根據(jù)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圖A、B、C的正確排列是:________。據(jù)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______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nèi)蒙古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叫(______)。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叫(________)。我們把地形圖上高程相等的相鄰各點所連成的閉合曲線叫做(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nèi)蒙古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地圖地理要素是地圖上最基本的地理內(nèi)容。是具有位置、分布特點和相互關(guān)系的地理實體,是普通地圖上的基本要素。 地圖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內(nèi)蒙古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為了精確地表明各地在地球上的位置,人們給地球表面假設(shè)了一個坐標系,這就是經(jīng)緯度線。那么,最初的經(jīng)緯度線是怎么產(chǎn)生?又是如何測定的呢?公元344年,亞歷山大渡海南侵,繼而東征,隨軍地理學家尼爾庫斯沿途搜索資料,準備繪一幅“世界地圖”。他發(fā)現(xiàn)沿著亞歷山大東征的路線,由西向東,無論季節(jié)變換與日照長短都很相仿。于是做出了一個重要貢獻——第一次在地球上劃出了一條緯線,這條線從直布羅陀海峽起,沿著托魯斯和喜馬拉雅山脈一直到太平洋。東經(jīng)度用字母(_______)表示,北緯度用字母(_______)表示,西經(jīng)度用字母(_____)表示,南緯度用字母(_____)表示。并寫出經(jīng)度和緯度的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都市、解放路學校教育集團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面四圖地形與名稱順序相符的是:
A.鞍部、陡崖、盆地、山峰 B.山峰、鞍部、陡崖、盆地
C.盆地、陡崖、山峰、鞍部 D.山峰、盆地、鞍部、陡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都市、解放路學校教育集團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在1:25000000的地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 )
A.2.5千米 B.25千米 C.250千米 D.2500千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都市、解放路學校教育集團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我們班準備到郊外的山地進行越野活動,應選擇什么地圖
A.交通圖 B.地形圖
C.導游圖 D.政治地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江蘇省鹽都市、解放路學校教育集團2018-2019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中地理試卷 題型:選擇題
地球上海洋與陸地面積之比約是 ( )
A.2:8 B.8:2 C.3:7 D.7:3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