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讀下圖回答問題.

1A處的地形屬于( )

a. 山峰 b.盆地 c.鞍部 d.山谷

2C處的海拔是

3BC兩地圖上距離為5厘米,這兩地的實際距離為 千米。

4)從B處爬到A處省力還是從C處爬到A處省力?

【答案】1)山峰 (2220米 (32.5千米 (4C處爬到A處省力

【解析】(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高四周低則為山頂;兩山頂之間相對低洼的部位為鞍部;高線閉合且等高線數(shù)值中間低四周高則為盆地;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等高線重合的為陡崖。據(jù)圖可知:A處的地形屬于山峰。

2)海拔高度也稱絕對高度,就是某地與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平均海平面做標準來計算。據(jù)圖可知:C處的海拔是220米。

3)比例尺是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縮小的程度,也叫縮尺。其公式為: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B、C兩地圖上距離為5厘米,這兩地的實際距離為5÷150000=2.5千米。

(4)利用等高線的疏密來判斷坡度的平緩和陡峻,一般來說:等高線稀疏,坡度平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峻。要選擇一條坡度較緩的路線登山,應(yīng)選擇等高線稀疏的地區(qū),據(jù)圖可知:CA處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緩和,如果要從B、C兩處登山,則選擇從C處登山要容易些。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舌尖上的中國》介紹過粵菜、川菜、湘菜、魯菜等我國著名菜系,其發(fā)源地分別是

A.福建、四川、湖南、山東 B.廣東、四川、湖南、山東

C.湖北、云南、河南、山東 D.廣東、四川、河南、山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旱澇災(zāi)害頻繁發(fā)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復(fù)雜多B.寒潮影響頻繁

C.夏季風(fēng)進退規(guī)律反常 D.冬季風(fēng)進退規(guī)律反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上分別標出地球公轉(zhuǎn)方向和自轉(zhuǎn)方向的箭頭.(2)在圖上相應(yīng)位置標注北半球的夏至日與冬至日、春分日與秋分日.(3)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現(xiàn)象能夠說明地球是一個球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人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混血人種是各人種間通婚的結(jié)果 B. 人種之間應(yīng)當是平等的

C. 人種之間有高等、低等之分 D. 國家間的貧富與人種無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讀“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圖,A—N為我國主要的鐵路干線,完成以下各題。

(1)________運輸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

(2)北京是我國重要的鐵路樞紐,在此交匯的鐵路線主要有:A_________線、B________線、

C_________線、D________線、

(3)字母O是______線,起止點是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寒假要從昆明坐火車去北京,選擇了二條近便的路線。請?zhí)顚懰?jīng)的鐵路線名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B、C是對我國有重要影響的三條地理分界線,讀圖后完成下列題目。

(1)A線是我國_________________分界線,此線以東降水_____________。

(2)B線以東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主。

(3)C線為1_____________℃等溫線,大體與__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線一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第三十屆奧運會開幕式將于當?shù)貢r間2012年7月27日20時12分在英國倫敦舉行。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銅制本初子午線地面標志,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讀圖回答下題。

(1)關(guān)于本初子午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東、西半球的分界線
B.表示O°經(jīng)線
C.地球上最長的緯線
D.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2)從廣州乘游輪出發(fā)到英國觀看奧運會,依次經(jīng)過的海峽是(  )
A.馬六甲海峽、霍爾木茲海峽、英吉利海峽
B.霍爾木茲海峽、土耳其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C.馬六甲海峽、曼德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D.英吉利海峽、土耳其海峽、直布羅陀海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