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中國河流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這說明我國( )
A.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占有量不足
B.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豐富
C.自然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很少
【答案】分析:自然資源是存在于自然界的能為人類提供福利的物質(zhì)和能量.自然資源主要包括氣候資源、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礦產(chǎn)資源和海洋資源等.
解答:解: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很少.故選項A符合題意.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我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面對現(xiàn)狀我們應該做些什么?說一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2007?鹽城)“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
3
;中國河流徑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1
4
”.這說明我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從圖中不能讀出的地理信息是( �。�
A、中國位于東半球、北半球B、中國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C、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D、中國大部分位于中緯度地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我國自然資源概況
(1)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卻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2)中國已探明的礦產(chǎn)資源總值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礦產(chǎn)資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
 

(3)中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耕地面積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4)中國河流年徑流量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
 

(5)中國森林面積居世界第
 
位,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5屆湖北省丹江口市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調(diào)研地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電視臺舉行的一檔“地理知識競賽”節(jié)目中,觀眾對其中幾道題目作出了以下判斷,其中不正確的是(   )      

A.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      

B.中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p>

C.中國陸上鄰國有15個           

D.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2011-2012學年江蘇泰興溪橋鎮(zhèn)初級中學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第41屆世界園藝博覽會于201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在西安浐灞生態(tài)區(qū)舉行。此次盛會中,人們看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700多種植物,各種風情的園藝和雕塑,風格各異的建筑,還欣賞到來自38個國家和國內(nèi)19個省市的文藝演出。據(jù)此,回答小題。

1.第41屆世園會舉辦地所在的省區(qū)是

2.西安市八年級學生小強組織了一次由國外小朋友參加的中國地理知識競賽。以下幾個選項中,不正確的是

A.中國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

B.中國是一個海陸兼?zhèn)涞膰?/p>

C.中國領(lǐng)土最西端在曾母暗沙

D.中國陸地面積居世界第三位

3.前來參觀的小王,喜歡吃自己的家鄉(xiāng)菜——湘菜,小王的家鄉(xiāng)位于

A.山東省           B.海南省           C.江西省           D.湖南省

4.文藝演出時,有位小朋友表演了具有他所屬民族特色的長鼓舞和跳板,他來自

A.朝鮮族           B.苗族             C.壯族             D.維吾爾族

5.暑假期間,連云港的小李去西安參觀世園會,請你幫她選擇快而便捷的交通工具

A.飛機             B.輪船             C.汽車             D.火車

6.小李參觀時,看到了我國某地區(qū)的晾房建筑,它最可能來自于

A.新疆             B.西藏             C.黑龍江省         D.云南

7.西安市位于秦嶺北側(cè)、渭河南畔,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影響西安市的氣候與泰州地區(qū)相同

B.西安市與泰州地區(qū)同處在第三級階梯上

C.西安市與泰州地區(qū)同處在季風區(qū)

D.西安市所在省區(qū)的地形以平原為主

8.西安市高新技術(shù)產(chǎn)業(yè)開發(fā)區(qū)位于西安科研、文教單位相對集中的南郊。這說明,發(fā)展和建立新興高技術(shù)產(chǎn)業(yè)的最重要條件是

A.自然資源         B.科技力量          C.勞動力資源        D.位置優(yōu)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