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是:

A.土耳其海峽 B.白令海峽

C.蘇伊士運河 D.巴拿馬運河

【答案】C

【解析】

試題解析:亞洲和歐洲之間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為界;蘇伊士運河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 巴拿馬運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線;白令海峽是亞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德雷克海峽是南美洲和南極洲之間的分界線。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就讀的小學為長500m,寬800m的長方形區(qū)域,如要將其繪制在長、寬均為50cm

的紙上,最宜采用的比例尺為

A.1:100 B.1:2000 C.1:1000 D.1:2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世界工業(yè)最發(fā)達的國家美國,關于它的描述正確的是(

美國是個民族大熔爐的國家

農(nóng)業(yè)實現(xiàn)了地區(qū)生產(chǎn)的專業(yè)化和高度的機械化

移民是美國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

美國領土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

本土西臨大西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墨西哥灣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美國是遭受颶風和龍卷風侵襲嚴重的國家(颶風是一種發(fā)源于熱帶洋面的大氣渦旋,在太平洋地區(qū)稱臺風)。結合下圖回答題。

【1】侵襲美國的颶風來源地是 ( )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2】龍卷風頻發(fā)與該區(qū)域地形有直接關系,美國的地形地勢特征是 ( )

A.東西兩側是山地,且東高西低

B.西高東低,東部為落基山脈

C.中部是高原,東西兩側是平原

D.東西兩側高,中部是大平原和中部平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緯線中,長度最長的是:

A、赤道 B、20°N

C、30°S D、4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繼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兩大經(jīng)濟地帶之后,我國又一工業(yè)密集區(qū)﹣﹣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已初步形成其范圍如圖虛線所示,它將帶動北方地區(qū)經(jīng)濟迅速發(fā)展環(huán)渤海地區(qū)人口、國民生產(chǎn)總值、水資源約占全國比例見表關于環(huán)渤海經(jīng)濟圈的發(fā)展優(yōu)勢,敘述不正確的是

內(nèi)容

約占全國比例%

人口

175

國民生產(chǎn)總值

262

水資源

354

A礦產(chǎn)資源豐富 B交通便利 C水資源豐富 D科技力量雄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題。

【1】關于非洲氣候類型分布特點的描述,最恰當?shù)氖?/span> ( )

A.以赤道為中心,呈南北對稱分布

B.從大陸中心向沿海四周更替

C.南北延伸,東西更替

D.東西延伸,南北更替

【2】大多數(shù)河流的流量與流經(jīng)地區(qū)降水量密切相關。據(jù)此推斷,圖中四條河流中,流量最大的是 ( )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3】乞力馬扎羅山(海拔5 895米)被譽為赤道雪峰,形成該獨特自然景觀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

A.緯度因素 B.海陸因素

C.人為因素 D.地形因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外出旅游已成為許多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下面是某旅行團的日程安排和旅行線路,根據(jù)有關信息,回答問題。

1第一天,旅行團從廣州坐火車,經(jīng) 鐵路線,穿越 山脈的隧道,到達 省武漢市。

2第二天,坐輪船沿 航線逆行而上,沿途游覽我國著名的 風景區(qū),在 直轄市上岸,此時可見長江北岸一條主要支流 。

3第三天,該旅行團乘坐大巴行駛在成渝高速公路上,沿途可以觀賞 盆地的景色。

4第四、五天,旅行團游覽的青海湖是一個 咸水、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現(xiàn)呼吸急促等缺氧狀況,其原因可能是

A緯度增大 B緯度降低 C海拔升高 D海拔降低

5青海湖周邊地區(qū)的氣溫較低,種植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 ,用其釀造的酒香味清雅純正。

6該旅行團在第六天選擇最快捷的交通方式,期間共飛越了我國 級階梯回到廣州,六天共選擇了 種交通運輸方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地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地的面積100平方千米,人口總數(shù)為20萬人,乙地的面積150平方千米,人口總數(shù)為45萬人。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甲地的人口密度為20/平方千米

B.乙地的人口密度為45/平方千米

C.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稠密

D.甲地的人口要比乙地稀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